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学科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更新教育观念 推进课程改革的六个转变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张玉芹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3.12.01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当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研究知识,寻找真理。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分析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促进学生理解、归纳、综合、迁移所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知识的愿望与能力。
    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是角色转变的关键。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实践者,如果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强,他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积极态度,主动地理解和把握不同课程的特点,并根据具体的课程实施情况及社会的变化,学校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对课程加以调整,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教师对课程改革起推动作用。如果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淡薄,他可能采取观望和怀疑态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把自己当成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还以其早已习惯的方式对待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在实践过程中走了样,不是回到老路上去就是变得面目全非。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不转变角色就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将会被教育的发展所淘汰。同时,还应认识到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是学习理论的过程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因此,转变角色投身于课程改革是一条教师的成才之路,成功之路。2002年,我校启动了“名师工程",确立高起点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推出一批课程改革骨干教师。在我校发挥“名师”的作用是关键,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使他们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做得实一些,影响大一些,成为一代“名师"。

    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探究性学习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而言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探究性学习应贯穿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的。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认知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或称基本形态,目前强调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记忆式接受问题,有它的现实针对性。但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不是惟一。两种学习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点。接受性学习基本特点是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而探究性学习,其基本特点是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接受性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的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性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探究性学习,通过富有启发性问题,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搜集事实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说、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交流、辩论,使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条途径是设置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另一个途径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性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创设和谐环境,营造合作氛围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尊重个性差异,呵护好奇自信是核心;挖掘知识价值,培养探究精神是动力;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大胆创新是手段和归宿。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的个体,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探索出了“三类并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的中学生创造活动实践模式。“三类"即①基础类:以劳技课、工艺美术课、计算机、创造学等课为切入点,让学生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②延伸类:是基础类的延续,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实践中学习,在社会中思考,为学生营造更大的创造活动空间,更开阔的活动场地,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③创造类:在前两类普及基础 上,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有针对性地成立多个创造活动小组,让学生在实验、考察、讨论、设计、制作中进一步提高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成绩斐然:学生发明作品荣获国际银奖2项,并分别荣获“王丹萍科学基金会奖"和“光华基金会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物理课堂教学有感
   下一篇文章:搞好军事训练工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