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总体指导思想:《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1.继续探究并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人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成果为标准,引领、促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学校教学的发展。 2.探索高质量、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努力创造教学新经验、新典型、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努力建设有学校特色的、先进的校本课程。继续推进课程改革。 3.完善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使教学管理制度化、精细化、夯实基础,注重实施。 4.弘扬个性、追求卓越、开拓创新、敬业奉献。 5.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二、工作目标 1.教学与管理方面: (1)探讨高三复习课有效教学的途径方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分年级、分学科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确立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努力创造一流的教学业绩。 (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细化教学管理的评价考核办法,出台几项管理制度,包括公开课管理制度、作业批改管理制度等。 2.奥赛方面: 挖掘优质资源,以合理的政策待遇、科学的人性化管理建设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 探索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为途径,以全面发展十突出特长+创新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学科竞赛辅导工作有效办法。 3.科技创新方面: 各级科技竞赛要达到省内领先,逐年提高国家、国际获奖级别和人数。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科技活动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科技特长进入国家、国际名校。 三、内容举措 (一)教学工作: 1. 确立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1)高三年级复习计划及达到的目标 (2)高一、高二年级教学计划及达到的目标 2. 开展两项大型教学活动 (1)高三教学策略研究及研讨课活动: ①目的:建立科学高效的我校高三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复习课怎么上才有效、注意哪些环节等。②实施:从9月份开始,高三备课组长负责,学科主任参与,以课堂为着眼点,结合研究2010年高考,研究2011年的对策,每个备课组集体推出一堂汇报课。 (2)名师展示课: ①目的:继续运用课堂观察法研究我校课堂教学,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推进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②实施:2010年度评选的市级以上各类名师(含市级)每人准备一节展示课,内容自定,于ll月中旬进行。同时,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来校交流指导。 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涵盖全校所有年级。 (1)教案书写与检查: 学科主任对本学科教师教案实施过程监督,对全组教师教案质量负责.每次教研组活动时要检查教案并签名.登记人册,期末评选优秀教案。教案检查结果要向全校公开,对优秀教案予以奖励。教学处把检查教案作为考核学科主任和优秀教研组的条件之一。学校将教案评比结果纳入教师晋级、聘任、评优等条件之一。 (2)作业批改与检查: 全校统一作业本,明确作业数量及批改要求,定期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通报反馈,全校公布。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结果纳入教师晋级、聘任、评优等条件之一o (3)继续实施听评课制度: 学校听课规定:一个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管校长、教学处主任不少于50节,其他副校长、校长助理、教研室主任、教学处副主任、学科主任不少于20节,任课教教师不少于l5节。听同头课,也可以跨年级听课,也可以跨学科听课,做好笔记以备检查。全校任课教师必须无条件接受其他教师听课。听课不提前告知,随堂进行。 校长、主管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教学处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处副主任、学科主任等听课考核由教学处负责安排并考核。任课教师听课考核由年级备课组长负责,学科主任、教学处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监督、考核。对全校听课情况期中进行总结、学期末公布,对听课符合要求的予以奖励。 (4)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集中集体智慧,尝试探讨将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成绩与教师晋级、聘任、评优等挂钩的恰当合理的方式方法。 (5)整合集中全校优势资源,成立学校各学科命题组,提高命题质量。促进教学研究。 (6)成立高三教学质量评测组,研究高考,做好高三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工作。 (7)在部分学科(数理化生等)试点编写学案,探究提升教与学质量的方法。 4.强化学科组活动: (1)学科组教研活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必须参加,如确有急迫公事处理不能脱身,须向学科主任请假,学校期末对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教研活动进行考核。 (2)继续实施学科组教研活动签到考核制:教研活动教师签到,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出勤考核和优秀学科组评比中。考核负责人为学科主任和教学处。 (3)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活动内容精细化,有效实施落实工作目标。每次教研活动要有具体内容、目标,要开展有特色、形式新颖、有影响的活动。 (4)逐步建立我校学科教学资源库(包括“高考题库”、“学科题库”、“资料库” 等)。 (5)继续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学习资料(包括练习册、学期作业、假期作业 等)。 5.强化课程改革与建设: (1)创立几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品牌课程,建设我校特色课程。 (2)组织编写我校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等学科的学案式教程。 6.调研、探讨、出台理科实验班教学单列的近期远期可行性方案。 7.加强教学软件建设,建立学科教学平台.改善教学硬件设施。 应学生和教师们的要求,立即着手更新教室里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8.利用沈阳市外语、数学等学科教师培训的平台,培训我校教师。 (二)奥赛工作: 1.竞赛学苗的选拔工作 2.优秀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以校长和主管校长领导,由教学处全面负责,建立一支各学科教练员分工负责的敬业奉献、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卓越、个体有特长、群体有优势、省内领先、国内有影响力的优秀教练员队伍。 (1)教练员的聘任与工作安排 教练员采用个人与学校双向选择聘任办法。 结合“学生发展个性化、教师发展专家化、学校发展特色化”的五年规划发展战略,为确保竞赛教学质量,教练员将逐步不兼任班主任工作(各项评聘待遇与班主任等同)。 、(2)建立教练员工作评价考核制度 建立教练员工作量化考核、学生评价制度。 制定《学科教练员常规工作指导条例》 (3)建立教练员的奖励制度 树立优秀典型.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有绝对话语权的优秀教练员,打造一流的实验中学教练员品牌队伍。 3.奥赛中心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1)制定学科竞赛教学计划 (2)建立竞赛教学教案 (3)建立竞赛教学听评课制度 (4)制定教练员日常考核管理与成绩评定办法 (5)制定竞赛学生的Et常管理制度 4.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各学科优秀教练员和学校的知名度 建立校园网《奥赛之窗》栏目,宣传实验园各学科奥赛获奖成绩、获奖师生感言、奥赛颁奖等照片资料、奥赛研究与交流大事记、追踪奥赛获奖学生的去向及最新发展动态与成就等,扩大对外影响,努力提升学校和教练员的知名度。 (三)科技创新工作: 1.成立六个科技活动研究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1)科技创新大赛研究室,包括工程学研究室、生命科学研究室、地球与空间科学研究室、行为与社会科学研究室等 (2)电脑制作大赛研究室,包括电脑艺术设计研究室、电脑动画研究室、网页设计研究室、程序设计研究室 (3)无线电测向活动研究室 (4)定向活动研究室 (5)模型活动研究室 (6)机器人活动研究室 2.完善科技活动实验室及科普走廊、科普广场建设 (1)改建机器人实验室 (2)建科技制作室 (3)完善电子控制技术实验室 (4)完善科普走廊、科普广场建设 3.改革通用技术课程,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地位 4.师资建设,以本校为主、外聘大学专业课教师为辅。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