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结、温暖、愉快的人际环境氛围。年级组被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以团队为基础的管理,营造这种环境氛围至关重要。年级组的每个成员在想什么,面临什么,最需要什么,都需要关注、了解和理解。人有尊严,希望得到尊重;人有情绪,希望得到倾诉;人有个性,希望得到宽容;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 得到展示。良好的环境氛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成员更愉快、更舒畅地从事工作。团队里的同事之间待人亲切,成员每天都以兴奋的心情去上班,会激励员工的工作情绪。气氛极为良好,偶而有争吵,也不会留下后遗症。集体中的消极行为是随时存在的,气氛不和谐的团队里,易使人产生厌恶感,不痛快感,易使人工作厌倦、担忧、不满,无精打采 ,态度消极,热情消失,士气低,而如果使用支持性的沟通方式,尊重性的激励方式,合作性的 互利方式,就会化解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中,我察颜观色,注意年级组的每一个成员,注意到这样两个问题: ①一个组里有各种各样类型的人:有乐群型、有实干型、有表 现型、有积极型、有保守型、有理论型、有情感型、有思考型、有行动型。这个集体中的各个成员有老中青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知识的相互搭配,他们的性格气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互补性,所以彼此应能融入对方的世界,和睦相处②在集体中的各个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天然的合作关系,是合作者,同时又有潜在的竞争,互相是竞争对象,这种复杂而微妙的状态,往往就构成复杂的人际关系,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需要协调二者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克服由于“竞争"而诱发的偏激和怪异的失衡状态。才能够使人的情绪和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合作,应该成为集体的主旋律,合作为我们每一个人营造了发展的空间。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只有融入我们的“我"。
(二)人文管理的第二个层面,是拉动教师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并且是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提升与发展的内驱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到底如何拉动,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这一问题。我们能否像人才市场那样具有紧张的态势,一个岗位十个甚至几十人抢夺,不愁应聘者不 用力、用心。最近看中国教育报,报道山东省高密一中取消了职称评审,不管什么人,也不管 年龄大小,一律竞聘上岗,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以岗定薪,实行合同制,合理流动。不知这种火药味极浓的管理方式是否会奏效。以上这些多半是来自外界的压力,有没有一种办法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方式促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制与威压,固然有其作用,但更主要还有赖教师的内在动力,教师自己有强烈的质量生存观,自己将自己拔尖、拔高、才是最理想的。新时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靠什么?年级组的管理如何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一个还需要不断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以上从两个大方面,即科学化和人文化探讨年级组管理的问题。之所以这样写的目的是:努力促进我们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发展,让实验中学保持生源优势,强化师资优势;保持硬件优势,强化管理优势;保持升学优势,强化人文优势,让实验中学真正实现全国著名、国际知名。
[作者: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年级主任 市师德标兵 校标兵教师 省“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