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为建设“全国著名、世界知名”学校绘制了宏伟蓝图
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全国著名、世界知名”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规划》明确学校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以及战略举措,是指导未来五年学校行动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奋斗目标是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国际化、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学校。
《规划》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坚定走特色之路、开放之路、强校之路,努力拓展视域,创新发展机制,追求优质与特色,实现示范与引领,创办社会认同、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规划》发展思路是:立校讲实验,基础重学科,先导靠科研;管理高效率,课程宽选择,发展多路径;视野国际化,校园数字化,项目品牌化;学生发展个性化,教师发展专家化,学校发展特色化。
《规划》十项战略举措是:机制创新战略,人才培养战略,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科研创新战略,课程优化战略,学科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校园数字化战略,后勤服务战略,建构精品校园战略。

9月7日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来我校视察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此,在“人才强校”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重视教师生涯的成就需求。
我们建构了“识大势,立大志,干大事,成大师”的平台,给教师创造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专业成长的空间,通向幸福生活的家园。
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组织教师学习《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有关教师的论述。特别是在第26个教师节时,集中进行师德教育,收到显著效果。
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训,坚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策略,推进“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建构学习型校园,精心打造教师文化,努力培养“专家型教师”。
关爱教师生命质量,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搞好校园网络、图书馆和馨书苑,办好教工食堂、美食苑、雅茗苑,做好教工健身中心工作,组织教工体检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物质和精神生活。
2010年,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名师。被命名的有沈阳市骨干校长、名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省教育学会命名的三位“百名研究型名师”和学科优秀教师以及中国科协命名的优秀科学教师等。此外有众多教师上了示范观摩课,参加学术研讨会,撰写优秀论文,应邀到外地讲学等,层出不穷,蔚为大观。
第26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亲临我校看望慰问全校教工,表达党和国家对我校关爱和重视,给我们极大地鼓舞和力量。
学校关心和爱护离退休教工成立新的离退休教工自管会和党支部委员会。组织老年节抚顺海洋馆一日游活动。组织离退休教工体检,为离休干部老教师马熙忠九十诞辰祝寿等。得到了离退休教工的赞赏。

9月6日在辽宁省实验中学举行了沈阳市数学骨干教师开班仪式
三、坚持“德育为先”理念,搞好立德树人任务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指引下,我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德育432211工程”是我们多年实施具有实验特色的德育模式。2010年在深入推行“德育432211工程”中,重点抓了以下德育工作。
3月5日,举行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开学典礼暨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大会。
5月21日,参加哈师大附中举办的“东北三省三校德育协作体第二届年会”。副校长作了《打造优秀育人团队》的报告。与会班主任也分别撰文解读德育和班主任工作。
7月26日—8月4日,参加哈师大附中举办的“东北三省三校第28届夏令营”。
7月26日—8月4日,参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星计划”领袖育成培训活动,并参观“常春藤盟校”和伊切斯特中学。
8月4日—8日,参加2010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博览会活动。
8月20日—28日,高一新生在铁岭沈阳军区炮兵军械训练大队学军。
10月8日—9日,举行第75届田径运动会。
10月10日,高二学生在凤城大梨树村学农。
10月13日,第23期学生青年党校开学。
11月24日,举行第10届校园心理剧大赛。
12月1日,举行第5届弘扬民族精神化装演讲大赛。
我们努力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010年,我校在“教学百花奖课”、“青年教师教学研讨课”、高三“深度课堂”研究课、“名教师展示课”上,都把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当作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
11月我校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授予的“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的称号,激励我们努力办好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

高一新生在铁岭沈阳军区炮兵军械训练大队学军
四、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整合,体现选择性和多样化,重视技术类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建构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具有“实验特色”的课程运行和管理体系。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
2010年,积极开展的多样化、有效性、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突出的有:
4月14日—15日,在东北师大附中举行的东北三省四校第18届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为主题,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回归教学原点,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促进常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有3位教师分别上了语文、英语、生物三节课,得到专家好评,荣获优秀课奖。
10月20日,我校举行高三“深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采用我校自创的“深度课堂”研究法,从三个结合和六个维度观察、研究、评价课堂教学。有10位教师分别上了各学科示范课。参加评课的12位专家均予以好评,听课的校内外教师一致认为这些课是重视高考、不唯高考、赢得高考的好课,给人启迪和教育。
12月8日,举行辽宁省实验中学名师展示课活动,以“轻负担、高质量,努力打造科学高效课堂”为主题,上课名师是被沈阳市命名的学科名教师、骨干教师,是我校资深的8位学科领军人物,他们分别上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课。本次活动,是“实验模式”的示范活动,是彰显新课程改革成果的活动。省内兄弟学校400多人前来观摩指导,有力推动和促进我校的教学工作。

12月8日我校名师展示课“生本课堂”研讨活动隆重举行
五、创新教育科研战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在“科研兴校”的指引下,坚持“实验创新,积极改革”,“教师即研究者”的光荣传统,积极开展深入持续教育科研活动。
小课题研究是学校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发现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或在发展中出现的前瞻性问题,将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确定为课题研究。
2010年,我们深入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举行了隆重的“实验·责任·创新小课题2009结题会”,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四个学科六项小课题聘请专家审定正式予以结题。并将其研究的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都撰写了论文,汇编出版了《2009小课题成果集锦 创新·责任》一书。
教师对2010年至2011年科研小课题研究十分投入,踊跃参加。他们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努力探索、积累和创新。
“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方式新探索》已圆满结题。“示范高中管理机制创新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正在有序、稳定、创新中发展。
10月16日在大庆实验中学隆重举行东北三省十二校科研协作体第19届年会。我校围绕“学校特色与学生终身发展”的主题,积极参加校长和教研室主任论坛会活动。校长撰写了《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一文,编入了这次年会出版的《学校特色与学生终身发展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