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专业化的精锐之帅: 1、推进名师工程 开展校内系列名师的申报与评比工作,激发教师发展自我的动力和进取精神,逐步培养专家级教师,为打造领军人物和大师级教师创造条件。 2、加强师德建设,履行教学活动中的师德责任和义务,及时纠正不良现象 3、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实施新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规定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小学男不满45周岁,女不满40周岁的教师均应接收省统一组织的国家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考核。“十一五”期间县级及以上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普升中学高级职务的教师均应接4黜育技术能力中、高级培训考核。从2010年1月1日起,取得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初级或中级等级证书作为教师初级或中级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取得高级证书作为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和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 4、与科研室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验课题。 5、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1)购买和制作教学资源,引进、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开展培训活动。 (2)学校各部门、各学科教研组校园网网页建评比活动。 (3)教师个人博客建设,本学期力争30%的教师拥有个人博客,逐步推进到全体教师。在沟通和交流中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专业化水平。 6、本着“轻负担、高质量”的精神,继续倡导和实施编写具有实验特值的学生学习资料。 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教研组本学期期末要拿出自己编写的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资料,此项工作作为优秀教研组的条件之一。 7、培养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开辟国内国际培训途径,建立国际培训个人分担机制。 8、建立切实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的机制,明确名师的责任、义务及要求。 9、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每个教研组本学期要组织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至少一篇,形式上或集体发表或个人发表。 二、建构具有实验中学特色的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努力纠正随意的无设计的盲目课堂,重点攻克一言堂弊端。通过听评课反馈评价、建立课堂教学示范与引领的团队、聘请国内一流的课堂教学专家来校诊课指导和教师自省反思等形式改变目前教学的一些负面影响。经过全校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尽快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推广,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 本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研讨课活动;建设课堂自动录播系统,力争实现本学期每位教师录课一节。 三、建立教学工作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一次一个主题,研究、会诊学校当前教学工作,力争研究问题有突破。 参会人员:校领导、教务处4位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各课组长、特级教师、青年教师导师等,根据会议主题,吸纳校内干部教师和校外专家参加,会议规模根据主题适时调整。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