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杏坛弦歌不息,实验魅力辉煌”之后,又推出下列文章。旨在讴歌实验中学60年的辉煌伟业,以便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欢迎广大师生和中外校友,以“实验史话”为主题,踊跃赐稿,以志纪念实验中学建校60华诞。
一、一代名校长侯澄,是开创实验学校的教育家。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正确执行知识分子政策。深入学习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实施新型正规化教育,为学校的奠基和发展做出贡献,是实验学校永远值得怀念的好校长 侯澄,身材魁梧,嗓音洪亮,性格粗犷,满腹经纶。1945年在西南联大历史系读书,积极参加昆明“一二一”反内战,争和平民主团结的学生运动,是学生运动“罢联”的领导人,有领导学生运动的丰富经验。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军管代表侯澄接管了东北中山中学。1949年5月4日成立东北实验学校,侯澄任第一任教导主任,1952年任副校长,1954年任辽宁省实验中学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侯澄主持学校工作期间,正值学校初创探索时期。
侯澄在东北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深入学习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整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目标,为实验中学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侯澄把老解放区办学的成功经验带到实验学校,坚持政治思想教育,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为祖国而学习的教育。他特别重视青年团工作,以曾经亲身经历的革命斗争史教育学生树立革命理想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建校伊始,侯澄同师生一起参加民主建校月活动,平整操场,修校舍,植树造林,召开发桌椅大会,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为工农大众服务,下厂为工人办夜校,下乡为农民办冬学,接触工农大众,向劳动人民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艰苦朴素的作风。
侯澄坚持新型正规化教育,强调以教学为主,动手动脑学习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积极倡导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按照“莫斯科第110中学教导工作经验”办学,亲自带领教研组长参观学习苏军办的旅顺中学,为学校向苏联教育学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侯澄认真执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政策。尊重教师,委以重任担当教研组长,职权并有,以利工作。关心教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侯澄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他了解和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处事公平合理,讲求民主,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爱护有加。他倡导力行平民意识,不因高干子弟而偏爱,也不因平民子弟而歧视。曾在全校大会上强调,周六不允许家长派轿车来校接学生。高干子弟和平民子弟相处十分融洽。
侯澄重视培养学生骨干,学校拥有一批政治思想好、学习能力强、能为学生服务的学生骨干。如关真、王连纯、李裕臣、王永志、刘忠德、刘恕、朱育理、刘中树等都是学生会和青年团的干部。学校以他们为核心,团结带动广大同学,形成了有集体荣誉感,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一位好校长可以造就一所好学校”。侯澄主持校长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涌现出众多的名师,打造了实验学校的品牌。开拓伟业,德行高洁,遐迩闻名。可谓,功勋载人校史,声名世代留传。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