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2007年辽宁省物理高考解析
--在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物理研讨会上的报告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刘生波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05.17

    二、2007年高考命题趋势
    物理考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重基础、查全面、验方法、考能力。
    “重基础”,是指复习重点仍是考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技能。高考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高考复习不要总把眼睛盯在课外题上,要花力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
    “查全面”,是指考题覆盖面宽,近两年考查比例为:力学占34%,电学占34%,热、光、核与实验占32%,并增加了近代物理一般知识的考查。因此,总复习时要系统地把握住物理课本内容的整体。
    “验方法”,是指物理高考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解答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和基本解题思想,如实验探究、证明的思想、类比、等效的思想等等。
    “考能力”,是指重在考查考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体把握考试要求的前提下,还要弄清考试内容的结构安排。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就涉及的内容可分为重点知识、一般知识(即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实用知识、学史常识(有关物理学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年代等)、量具与实验、方法与能力等六大部分。其中“重点知识”和“方法和能力”是核心。“实用知识(新技术应用)”、“学史常识”和“量具与实验”中的某些内容比较强调“识记”。而“一般知识”约含有30个知识点。
    1.立足基础,回归课本,推陈出新
    高考物理近年来特别注意立足基础知识的考查,回归课本、推陈出新表现得很明显。其实纵观历年的高考题百分之八十的题目是我们平时练习的题目的改编,所以拿到高考题后,感觉百分之八十似曾相识,但又有一点点不同,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在复习中应立足基础,回归课本,踏实地复习好每一个知识点,不要偏快、偏难和偏新。
    2.关注热点,注重实践,体现创新
    如:2006年理科综合四川卷有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起飞问题,“荡秋千”问题;2006年广东卷有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铺铁轨问题;2006年理科综合全国卷,以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为载体;第23题考查的是建立几何图形,利用声音来测量云层的高度;第24题以传送带传送煤块时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为背景,考查了传送带上物体的多个运动过程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结合我国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为载体的物理习题在2007年高考肯定会有反映。如神五、神六、大飞机、航母、火车提速、核电站、能源、环保等。
    3.给予信息,设置情境,考查能力
    信息给予题,简称信息题。这类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以2006年高考题为例,例如:2006年江苏卷第10题是有关抽水蓄能发电的工作原理问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能看明白图片所蕴含的物理意义,并能利用图片所告知的信息解题;第18题是以有关银河系的知识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核反应和质能方程掌握的情况。2006年广东卷第13题是有关风力发电的问题,在利用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需要建立物理模型来求风的动能,该题所求的发电机页片的长度,其实就是建
立模型,求风柱的横截面积,这样的题目,我们在平时也训练过,不仅是风柱的动能,类似的还有水柱的动能,该题实际上是老题的改编。
    这些试题都是属于要求考生“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理解有关文字、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能与己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试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如果健美操队是实验园的一支奇葩我愿做一名辛勤的园丁
   下一篇文章: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控艺术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