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年级的数学学科复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坚持方向性,力求实效性,复习中要把握节奏,明确阶段目标,明确复习要求,复习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
加强高三复习总体思路设计,力求科学复习,强化过程。
高三复习,一般可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n年8月1日——n+1年1月末)为“全面复习打基础阶段”,要求“抓纲务本,夯实三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教师以讲为主,以练为辅。
第二阶段:(n+1年3月初——n+1年4月初)为“重点复习上台阶”阶段,要求“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归纳迁移,发展能力”。
第三阶段:(n+1年4月初——n+1年5月中旬)为“综合训练攀高峰”阶段,要求“纵横联系,综合攀登;强化训练,全面提高”。
第二、三阶段的复习,教师要以练为主,以讲为辅,注意登高望远的指导学生。
第四阶段:(n+1年5月中旬——n+1年6月6日)为“考前调整平稳心态”阶段,要求 “自学为主,个辅为辅;适度训练,轻装上阵”。
虽说各阶段没有严格的时间界定,各阶段也可能有相互内容的穿插、渗透,但为了使复习省时高效进行,我以为师生还是要注意各阶段复习的层次要求,逐步提高复习质量。
各个阶段的复习工作要有所侧重,把握复习节奏,不断研究调整。
上学期学科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以练为辅,各学科单科测试;
下学期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综合形式测试。
教师在复习中,讲要突出基础知识,学科思想方法,把握复习方向;练习要典型,突出暴露学生的学习过程。
目标——让学生明确;
问题——让学生提出;
疑难——让学生剖析;
过程——让学生参与;
学法——让学生归纳;
方法——让学生制定;
结果——让学生总结。
复习中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数学思维训练,强化过程,突出书面表达训练。
我们始终坚持的做法:
“一个提高,两个坚持,三个调整,四个研究”:
全面提高学生的质量;
坚持正面教育,坚持面批面改,面批面改可以了解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指导(帮助制定复习计划;制定应试策略);调整计划,调整心理(师生),调整学生;
研究《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研究学科成绩,研究学生成绩,研究学生个体(尤其心理)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做到“四化”:序化、类化、活化、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