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复习的“清”
通过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力争使学生的章节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既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割裂历史,同时,又要对每一段的历史复习进行独立的训练,以巩固学习或果,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力争做到“段段清”。
二、能力培养的“专”、“活”、“热”
(一)各个击破的“专”
“专”有两层含义:第一,适应高考命题专题化,在高三第二轮复习时按专题复习训练;第二,适应高考命题题型的变化,专项重点训练以下几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其中,单项选择题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题型,相应的复习资料比较丰富;填空题本是一个老题型,近年来几乎在高考试题中绝迹,现在在大综合试题中又出现了。应该注意的是,这不是简单的死灰复燃,而是有一定的变化:它现在的功能是考查学生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其他历史概念的掌握,一般不会考过于细碎烦琐的知识点;材料解析题虽然是老题型,但是根据新的高考要求,也不应练习类似原来小综合时那种难度的题,应以相对简单题为宜;同样,问答题的难度也大大降低,答案要点大大减少,所以,只能练习相对简单、难度较低的小型问答题。
(二)答题思路的“活”
训练学生组织答案时不拘泥于教材原话、原段落、原章节,要结合题目要求,自己进行语言的整理加工和提炼,要在历史学科内进行大范围的分析和思考。这方面去年考生有教训:关于“银贵钱*”题,有两个问,每个问有两个知识点,相当一部分考生每个问只答出一个知识点。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在本学科内进行大范围的分析和思考,本题的答案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组织问答题的答案不一定要多,要力争全面准确简练;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让思维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平时练习时要多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可深入的余地?能不能转换不同角度解答?怎样用联系和发展的目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组织选题的“热”
不回避热点,迎着热点命题,是高考的一贯做法,去年的大综合试题也一样。房地产开发、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假、公民道德建设、能源问题等,都是热点。据统计,热点占112分,比例为37.3%,但是没有涉及入世、申奥等大热点,据分析,可能是春季招生卷文科综合已经出过,所以回避了。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选材时,注意多选多练一些热点问题,多收集高考信息,多与外界交流,不可闭门造车,自我封闭。
[作者:杜志伟 辽宁省实验中学历史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