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学校纵横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登高望远 再创辉煌
--高举省首批示范高中的旗帜,做推进素质教育的楷模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王兆和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3.07.02


    有了学校发展规划,也有了正确办学思想与教育理念还不够,美好蓝图的实现,正确办学思想的实践还要靠人,靠全校的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始终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根本,因为我们深知“名师创名校,名师出高徒”。学校的教学质量要靠每一节课的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学生的成长发展要靠每一位教师的爱心浇灌、谆谆教诲。校长不可能单枪匹马去面对学生,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变成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这些年,我们不仅努力提高现有教师的水平与层次,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和出国学习,还在培养青年教师上下功夫,未雨绸缪,有计划地到师范大学选拔优秀毕业生来我校任教,按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精心培养,由于我们想得早,提前有所准备,在外校普遍出现“青黄不接”的时候,我校却顺利地实现了教师新老更替,队伍更加精良。目前学校已有10名教师出国进修一年以上,19名教师出国短期培训,110名教师出国或去港、澳、台参观考察,有47名教师进修研究生课程,大多数已经毕业或结业,有8名获得硕士学位,1名已经考取在职博士生。有特级教师7名,学科标兵和骨干教师18名……这些都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亮点。此外,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都使我们尝到了甜头。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没有教学质量,就没有一切。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我们全校教职工的共识。质量包括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其衡量指标应当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显性的、可量化的考试分数、升学率、竞赛成果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无法量化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心理身体健康程度、创新精神、各种能力等等。我们的定位始终是两个方面都要,我们的质量是全面的,不能急功近利,只要分数、升学率,也不能不顾现实情况,不把书本知识学好,考试答不了高分。我们的要求是既要让学生学好各科知识,考入理想的大学,又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未来的成才打下基础。
    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是正确的,近些年我们频频夺得省、市的高考文、理科“状元”,每年都有三十名左右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二三十名的保送和提前录取生,以及一百五六十名的600分以上的考生,100%的升学率。特别是考入大学的学生身心健康,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深受各大学的好评和欢迎。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全面质量的观点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赞誉,也是辽宁省实验中学发展壮大、兴旺繁荣的根本原因所在。
    全面对外开放。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省内外到国内外,从接收外国留学生,到选派出国的学生,从中外友好合作校到办英国奥斯特大学预科班,从聘请外教到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从学生出国短期游学到教师组团赴国外参观考察,从东北三省三校合作发展到东北三省11校科研协作体、辽宁19所重点中学协作体,到近30所全国部分省、市实验中学、重点中学协作体……我校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短短的五年时间,实验中学的对外开放程度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乘飞机己习以为常,出国也不再是罕见之事,2002年一个暑假,进、出国的团体就有八个,相关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欧洲十国,还有赴台湾的教师访问团。五年来接收来自韩国、朝鲜、新西兰、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外籍留学生53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短期游学的学生共计202名,我校还先后聘用14位来自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外教,组织学生八次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进行短期游学,共计学生172名、教师23名。对外开放,使教师、学生甚至职工得以走出国门,增 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2002年的首届英国奥斯特大学预科班,19名学生全部获得英国奥斯特大学录取通知书,雅思考试成绩都在5.5分以上,其中还有两名学生达到7.5分。从2000年到现在,三年的时间里我校还直接选派出国留学生49名,分别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玛瑞埃塔大学、日本九州英数学馆,以及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面向世界,对外开放,使我校扬名国内外,莘莘学子遍布海内外,也使学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开源节流,增加收入,建设校园,使我们这所老校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当前中国的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搞好教学,还要谋求自我发展、自我建设。学校的校长也决不像国外学校的校长,只管教学、教师,还要搞基本建设、筹集资金,大概这也是中国的特色。要想学校有跨越式的发展,没有雄厚的资金是不行的。
    仅从两组数字就可以看到学校的变化,一个是学校的预算外收入1997年是313万,而到2002年则达到1400万,一个是结构工资1997年是34.5万,而到2002年则是178.2万,五年来学校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今非昔比。要关注经济,不仅要会花钱,还要会创收,这也是当今学校校长治校之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让雷锋精神永驻实验园
   下一篇文章:面对非典:让心灵从脆弱走向强健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