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激情岁月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少年岁月 益友良师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徐斯年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12.11

    某年夏天,星期日,我们班一些同学去北陵公园玩儿。突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眼看要下暴雨。有的同学想起,东边铁丝网上有个洞,从那里钻进校园近便得多,可免挨浇。大家觉得这是可以“行经从权”的时候,一致接受了这个建议。然而,当第一个同学钻进去后,抬眼一看,面前竟然站立着又高又细的李家骥老师! 
    平时生物课上有说有笑的李老师,此刻戴着“值周”的臂章,一脸严肃。 
    “校规,知道吧?”他说。 
    “知……知道,可是……就要下大雨啦……” 
    “下大雨也不行!”李老师用手一指,“回去,走大门!” 
    第一个钻进去的,乖乖地钻了回来;大家也乖乖地向后转,跑步走…… 
    倾盆大雨,从天而泻。等我们绕到大门,奔回宿舍时,个个都成了落汤鸡。但是,大家并无怨言,而且后来还自发地去补好了那个破洞。 
    严格的管理,不仅是行政工作的一环,更是“德育”内涵的重要一环。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正是通过以上那些经历,渐渐学会了怎样“做人”和“做一个怎样的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诲,也比灌输式的“政治思想课”有效得多。 
    实验中学的上述优秀传统,自然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和社会体制分不开;但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都把“教育”真正视为科学,用以规范学校的大政,指导自己的实践,这一经验却是具有普遍性的。愿母校在新的形势之下,不断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徐斯年  男,1937年生,浙江永康人。1953年入实验中学学习,是原初22班、高23班学生。曾任苏州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苏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是1981年版、2004年版《鲁迅全集》编注者之一,《鲁迅辞典》执行编委;著述有《侠的踪迹——中国武侠小说史论》《王度庐评传》等。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实验中学培育我家三代人
   下一篇文章:三年结硕果 回报实验情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