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胤自离开母校这块沃土,时刻怀念和关心母校的发展,关心母校对学生的传统教育。
1964年在母校校庆15周年时,他把参军时哥哥董朗风为他写的手绢和抗美援朝祖国慰问团赠的纪念品送给了母校。
1989年母校40年大庆,他全力支持校庆活动,主持刻了107名参军同学的纪念牌并参与校门里第一座金钥匙像的刻制。
1999年建校50华诞,他以同样的精神,主持雕塑了第一任校长车向忱的塑像。
为了充实校史的展览,他把珍贵的军功章、纪念章、奖状、喜报、参军时的证书、志愿军军人证书、当代企业家创业刊物以及回忆为雷锋遗体留在抚顺建立雷锋墓的工作叙述——宣传学习雷锋精神的大型录制片——《春天的呼唤》都提供给校史馆,为教育学生展出用。
校园里从正门到大礼堂,人们经过的第一座金钥匙像,第二座第一任校长车向
忱塑像,第三座雷锋塑像都有董长胤付出的心血,表现了他对母校这块育人沃土的爱——实验精神永存。
董长胤,男,1932年5月生于辽宁省清源县,1949年在东北实验学校读书。
1950年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60年调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工作。
1965年转业到东北局经委物资局,曾任东北木材一级站秘书、党支部书记。后调任东北物资局政工组工作。
1971年在国家建委建材工业沈阳管理处,曾任秘书、机关党支部书记、办公室(政治处)主任等职。
1980年被建材部任命为东北建材管理处副主任,1987年被物资部任命为中国建材东北公司经理(司局级),1994年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