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指导,至关重要。临近高考,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大,情绪紧张,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各学科争先恐后挤时间,复习题铺天盖地而来,模拟考试接踵而至。老师的鼓励期待,家长的喋喋不休,排榜的名次先后,同学的激烈竞争,无疑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反而越接近高考,成绩越下降。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做好考前复习指导,考前指导包括:学科知识的应考指导,答题方法的技术指导,情绪调整的心理指导,合理膳食的健康指导,还有科学学用脑、劳逸结合、树立信心、摆正位置的指导等等。总之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要一专多能,具备考前指导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考前指导可以通过专题报告、个别辅导、班级讲话、对话交流等形式进行。临场发挥,最为关键。现今的高考几乎是一卷定终身,十二年磨剑,两天一试。两天之中连续四场,九个学科、还有大综合的考试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又要强调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既要会答,又要快答,还要精力充沛,紧张而不忙乱,从容而不松懈。不仅要求考生学识丰富,而且也是对学生体力的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检验。如此重要的大考对每一个考生来说,无疑都形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使一些平时优秀的学生,在酷热的两天考试中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所以临场发挥最为关键。考试中要精神放松,情绪自控,注意审题,迅速掌握试题特征。要整体把握,合理取舍,先易后难,自信从容,避免前松后紧,虎头蛇尾。一定要基础题全答对,一般题不丢分,较难题尽力做,得一分是一分。考试切忌马虎,"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还有在整个各科考试之间要"考时细细想,考后不思量",千万不要因前一科的考试对错,而影响下一科考试的成绩。卷面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这也是得分之要领。 报好志愿,避免高分落榜。每年都有考分差不多的考生,有的金榜高中如愿以偿,有的却名落孙山或不遂心愿,这与填报志愿很有关系。填报志愿既要依据自己的估分,又要分析整体的形势。首先对自己做出一个比较合理、正确的定位,一般是采用从高到低的思维方法,同一档次的学校选准一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第二、第三志愿也不要浪费。也有的考生采取跳跃思维法。如果高考在竞争高一层次院校时有一定的风险,为保险起见可将后续的第二或第三志愿填报为第一志 愿,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录取的几率,而且专业往往会很满足。报志愿很有学问,而且不定因素太多,要做系统分析,比如"热门冷门’’问题、"大年小年"现象,还有个别著名大学偶然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等等。 人生路长,胜败平常,面向未来,再创辉煌。面对高考的结果,要有一颗平常心,一切都向前看,不要因金榜高中而忘乎所以、欣若狂,更不要因一时之失误而心灰意冷、前途无望,更不能干出"自虐"、"轻生"的蠢事。我们学校有不少毕业生,大学考的一般,而研究生、博士生读到清华和北大。"是金子总会发光",相信自己比什么 都重要。"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我们去奋斗。 高考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学校的李蓬老师为了让更多的考生能够充满自信且带着乐观的情绪、平稳的心态走向考场,去年还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歌曲"迈向考场"--献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现将歌词摘录如下,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尾。 "带着叮咛,带着希望,我们就要奔赴考场。面对挑战,从容不迫,我们自信地挺起胸膛。迈向考场,那是人生特殊的殿堂。迈向考场,美好就在不远的前方。 带着信念,带着梦想,我们就要展翅飞翔。沉着冷静,不畏难关,我们勇敢地搏击风浪。实现梦想,谱写人生奋斗的乐章。实现梦想,留下咱十八岁的辉煌。"
[作者:王兆和 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