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激情岁月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往事并不苍老--忆母校及恩师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鲁茗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4.10.13

   辽宁省实验中学是我们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地方,也 是恩师精心授业,使我们增长知识、学会做人的园地。我很庆幸在40多年前考入这所省内外闻名的中学,在那里度过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时代。如果有人问我在一生中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光是在哪里度过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辽宁省实验中学。
    其实,岁月是一种美丽。中学时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那时一切是那么美好,那时的天空格外湛蓝,那时的月亮格外温柔,那时的星星格外璀璨,而那时的实验园格外温馨,实验中学千余名师生共同生活在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之中,每当想起我的中学时代,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想到家中有老母亲亮着一盏灯,随时等待游子的归来,心中充满了温暖。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虽然我们在校经历过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也经历过各种磨难,但因为我们年轻,有朝气,我们曾顽强奋斗过,8年(含“文革”2年)的中学生活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辽宁省实验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省级重点中学,她的优良校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我是在1960年暑期小学毕业考入实验中学的。当时我就读的沈阳市三经街小学六年级8个毕业班近400名学生仅有2名学生考上了辽宁省实验中学,我感到非常自豪。
    一踏进实验园,满园的鲜花和绿荫扑面而来,老师和同学们亲切地迎上来,帮助我们这些新生送行李,主动介绍学校的情况,使我们很快忘记了初次离家的怅惘,融入实验中学这个新的大家庭。从此,我在实验中学读了8年书,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树立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人生观,我的人生在这里起步。
    回首往事,我发现往事并不苍老。青少年时代那种对知识的渴求,那种对友谊的真诚,那种对事业、对理想的执着,都变成了一股潺潺清泉,流入我的生命之中。现在捧起几朵记忆的浪花奉献给母校和恩师,奉献给老同学及学弟、学妹们。

朋友班
    凡是五、六十年代在辽宁省实验中学读过书的学友们,都不会忘记“朋友班"这个词。这是实验中学成立后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一个传统,颇有以老带新的意思,很受新生的欢迎。我们班(初一、六班)的“朋友班”是42班(1960年他们正值高中二年级),记得初中入学后,42班团支部派了2名优秀团员作我们班辅导员,和我们一起搞课外活动,一起郊游,找我们谈心,在我们班发展团员,帮助我们建立团支部。我就是初中二年级在辅导员的帮助下,由42班团支部发展的,成为我们班的第一名团员,直到40多年后的今天,讨论我入团的支部大会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近几年,我在北京见到了辅导员郭民政,他已经从部队转业,现在北京洞北宾馆工作;在鞍山见到了42班团支部书记李长印,他是鞍钢某大企业的党委书记;在沈阳见到了42班团支部宣传委员白钦先,他现任辽宁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导、教授。当年“朋友班”的这些团干 部、辅导员为我们做出表率,对我们这些后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当我们升入高中后也带了初中一个班作为我们的“朋友班”,这种以老带新的传统,是实验中学的一大亮点。

绿阴与操场
    美丽的实验中学好似一个大花园,到处是姹紫嫣红,绿阴葱葱,每一个实验学子都曾受过绿阴的庇护,在它的呵护下成长。清晨,起床铃声响过,学生宿舍一片忙碌,洗漱完毕的学生们纷纷奔向教室、操场、校园,霎时间教室内学生们埋头苦读,一片沙沙的翻书声,而操场上、绿阴下则是一片此起彼伏的朗朗读书声,这里大多是背诵外语单词和课文,也有背诵古文的。多么美丽的清晨交响乐啊,莘莘学子们为祖国勤奋学习的脚步从这里开始。也许我曾担任过学生团干部的缘故,我更难忘的是傍晚的绿阴与操场,从晚饭后到晚自习前的一个小时,是学生们交流思想的好时光。各班的团干部、班干部以及辅导员都充分利用这个时段做思想工作,这是实验中学的传统。记得操场上跑道边都是三三两两的学生,大家在交流思想,在谈理想,谈学习,谈团支部的工作,人人争进步,实验中学浓郁的政治氛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操场上傍晚的谈话人流,成为实验中学的又一景。我本人亲身融入过谈话流中,在这里我经历过“朋友班”团支部委员和辅导员在我入团前的谈话;后来,我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晚饭后我也曾多次找过班级许多同学谈心,与大家一起进步;升入高中后我也学着42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找我们的初中“朋友班”的学弟、学妹们谈话,帮助他们进步。在高中时,我们班团支部也发展了初中“朋友班”的2名同学入团,帮助他们建立团支部。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我的金牌之路
   下一篇文章:我以实验学子为荣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