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激情岁月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

磨难使我走向航空航天的征程--王永志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校友:王永志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3.10.21

    1950年2月,我的故乡辽北尚沉睡在冰封之下,我背上了行囊,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去沈阳求学的路程。

    走在通往八面城镇的路上,禁不住使我回想起那艰难的求学岁月。七岁那年,我的大哥不甘一家人没有文化受人欺辱,背着父亲把我送到八面城的南街小学报了名,这样,哭着闹着上学读书认字的愿望总算实现了。
    几年后,正愁无力升学之际,日本侵略者投降,伪满洲国倒台了,八路军来了,成立了昌北中学,贫苦农民子女念书不要钱,真乃绝处逢生。对于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我万分珍惜,刻苦用功,初中三年,年年考第一,因此初中毕业后我被免考保送到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

    从辽北小镇来到东北首府沈阳,又使我大开眼界。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位于沈阳北陵附近,校园很大很大。校长由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车向忱兼任,学校的老师大多来自东北大学,水准很高;宏伟的礼堂,明亮宽敞的教室,当时的说法是“玻璃黑板太阳灯、水磨石地板麦克风”;最能吸引学子们的是那些独立成楼的物理馆、化学馆、生物馆和图书馆;学校使用的是苏联教材和教学法。这样好的教学条件,当时在全国的中学里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都激起了我和同学们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学习热情,雄心壮志也油然而生。

    中学的岁月是一个多梦的季节,也许是我出生农家的缘故,当时最喜欢的课程是生物课,我的生物老师王致谦引人入胜的讲解和近于神奇的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摩尔根的遗传理论、米丘 林的学说,都使我着迷,梦也越来越真切——当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创造新物种。我幻想着有一天麦子、水稻能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玉米梢上能长出高梁。我的脑海中常常出现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可是,随着美军仁川登陆、朝鲜战场的形势急转直下,美军倚仗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由南向北迅速推进,直逼界河鸭绿江,并 开始轰炸我沿江地带。美国侵略者的飞机不时侵犯我辽东领空,有时甚至深入到抚顺一带。空袭警报一响,就得停课进防空洞,幸福宁静的学习 生活就这样被破坏了。为了免遭侵略战争的破坏,学校不得不北迁,物理馆、化学馆的实验仪器设备装箱了,生物馆的珍贵动植物标本运走了,初中的小同学先期迁往黑龙江的绥化,学校搬空了,同学们的心里多么不是滋味啊!

    美帝国主义欺人太甚了!那时,每当同学们聚会都要反复唱一首老歌:“……赴国难,共伸 义愤,卖牛买枪从军……”同仇敌忾义愤填膺的热血青年们喊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心声,除我校外,当时沈阳各中学的同学很多人也都汇入 了 志愿军的洪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跨过鸭绿江,奔向战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 。

    不久,学校附近的沈阳北陵机场出现了苏制米格-15战斗机,在当时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它飞过之后好久才能听到声音。一有空袭警报,它们便一架接一架地直 插蓝天,勇敢地前去迎敌,不一会喇叭就会传来:“敌机向东南方向逃遁,警报解除。”多 解气啊!我们也有所仰仗了。接着,在朝鲜战场上空战斗捷报频传,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 等人击落美军王牌驾驶员驾驶的战机,他们的名字也很快传遍全国,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灭了敌人的威风。

    磨难使人早熟。尤其在高中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使我懂得,一个民族如果弱小要受人欺凌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就难得安宁,由此,我的学习志向出现了大转折。我为那使敌人望而生畏、让自己人扬眉吐气的喷气式飞机所倾倒,它在蓝天上的勃勃英姿、在战场上的凛凛威风使我爱慕不已。就这样,1952年高中毕业前,我在班主任钱永耀老师和好友关真等的鼓励下,作出了影响我一生的选择——报考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天遂人愿,我被录取了,并从此踏上国防尖端科技的道路,走向航空航天的征程。

    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年之后,我被选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1955年被国防工业部选送到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这时,我除了贪婪地吸收课堂上的各种知识外,还利用二三年级暑假期间,邀两位中国同学翻译出版了《喷气式飞机》一书。这是我的第一部译作,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也是我和航空事业的告别之作。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下一篇文章:亲切的回忆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