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激情岁月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推荐 

父子同校 感恩同心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马春忠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4.17

    辽宁省实验中学(前身为东北实验学校)建校60周年即将来临,作为该校的一名毕业生,令我欣喜若狂!特别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的父亲马恒昌和作为长子的我,都是1952年同期进入母校的。这所学校是我们父子走向新的人生起步之地,是我们向科学知识高峰攀登的头一个台阶。为此,我们感恩母校、崇敬母校、思念母校。母校的教诲让我们受用一生! 
    遥想六十年前,1948年沈阳刚解放,社会要稳定,百业在待兴。1949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林枫、车向忱、董纯才、郭明秋高瞻远瞩,独具匠心,创办了以“积极改革,坚持实验”为立校之本的新中国第一所实验学校,命名为东北实验学校。 
    东北实验学校的规格很高:校长由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车向忱(张学良将军尊其为一代师表)兼任。学校的教师多数是从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的革命知识分子中选调的。所有学生几乎都是革命干部子女。学校是一个崭新的学校,有老区教育的豪迈,也有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朝气。学校是开创“向苏学习教育”的先锋,采用苏联学校教育的模式,理科教材都是翻译苏联的课本,考核成绩为五级分制,重视俄语课和综合技术教育课。 
    1952年入学时,父亲已经45岁了,我是17岁。父亲被编入学校特设的工农速成中学部劳模班,我被插入普通中学部初一20班。 
    父亲为来校学习一事,着实绞尽了一阵脑汁。他认为工人没文化,那是万恶的旧社会的罪过,不必自责。现在,工人当家作主了,没文化就干不好革命,是需要学习。可是,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中国的汉字那么多,还难写,那得学到什么时候?再说,国民经济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恢复时期,抗美援朝战争还急等支援,作为工人阶级必须多出活、出好活,这才是最最要紧的大事! 
    工厂领导非常理解父亲的心情,很动情地对父亲说,工厂派你去脱产学习,这是党组织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要在全国开展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为党做出更大贡献。你得带头响应,你要给咱们工人闯出一条路来。 
    父亲别无选择了。 
    父亲入学的第一堂课,就碰到了一个大难题:老师在课堂讲解时听得明明白白,下课一转身就忘了,脑袋就像在砂轮上磨车刀一样,眼前直冒火花,怎么也记不住。父亲仰望黑板上方悬挂的毛主席像,泪水唰唰地往下淌——学文化怎么就这么难! 
    学校得知父亲在学习上的困难,就开创了新中国教育史上“一名学生一个班”的先例——指派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女老师,专门为父亲一个人上课。这位女老师非常耐心,她像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那样,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发音,一笔一划地写笔顺。遇到太难写的字,就在字的旁边配个图解。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实验中学培育我家三代人
   下一篇文章:岁月如流 眷恋无尽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