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中华名校。建校近六十年来,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作为实验中学的学子,我一直以母校为荣。在1961年至1968年的八年中我在学校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学校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1956年8月到实验中学小学部学习时算起,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使我对实验中学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对实验中学的大楼、大树、大师更是印象深刻,挥之不去。
一、实验大楼宏伟壮观 实验中学的校址原在北陵大街西侧,操场宽阔,校园优雅。教室里是“玻璃黑板太阳灯,水磨石地麦克风”,每间教室的黑板上面都悬挂着校长车向忱的题词“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正如老学长王永志院士所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雄心壮志也油然而生。”1951年由于“抗美援朝”的国防需要,学校的校址让给沈阳空军第八航校。学校北迁到黄河大街,在新校址,五十年代的师生,在拔地而起的教学楼、理化馆、图书馆、大礼堂等享受着优质教育。亲手栽种的各种花草树木,把美丽的实验园打扮成花园式学校。老一辈实验人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与贡献。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挂着名人的大幅画像和名言。这些,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学习兴趣。 理化馆里祖冲之、李时珍、牛顿、居里夫人等中外科学家的画像时刻激励我们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生物馆中高倍数的放大镜和显微镜照亮了我们走进科学殿堂的道路,看清了生物标本的原形。大礼堂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矗立在实验人心中的历史丰碑。每当新学期开始时,全校师生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每当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全校师生在这里集会祝贺;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全校师生员工在这里举行载歌载舞的文艺晚会。同时,在这大礼堂里经常举办的各种报告会,提高了我们的政治觉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营养,净化了我们的灵魂情操。
二、实验大树风景如画 实验园中的大树是学校一道绿色的风景线,它伴随着实验人走过了近六十个春夏秋冬,是老一代实验人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建校初期,杨明书老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生物教学与美化校园结合起来,跑遍了省内很多地方,选用了松树、柏树、杨树、槐树、桃树、银杏树、樱桃树等几十种生物课教学需要的树苗,种植在校园里,使校园变成了植物园和大花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我们漫步在实验园的林荫小道上,在绿树成阴、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我们可曾想到老一代实验人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没有他们的辛勤耕耘,哪有今天的累累硕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崛起,更要珍惜新中国第一所实验学校的品牌和荣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六十年来四万名优秀人才的茁壮成长,见证了实验中学这棵参天大树的魅力与希望。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