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利用好老师的专题讲座。老师的专题讲座突出知识的联系性、综合性、应用性,讲练结合,注意提练方法、升华认识。
③学生应该明白,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固有的,不要一提炼升华就感到害怕,现在综合常常是几个基础知识的组合。
④学生对每一次练习都要认真对待,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准确表达、及时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规范,要向教材学习解题规范,逐步提高解题速度。
⑤解题要规范,书写要清晰,步骤要完整,理科题目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是梳理强化阶段(5月中旬至5月底)。复习重点:回归课本
这一阶段,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调整状态、平稳心态,全身心投入,千万不要松懈、观望,要以高度的主动性和充分、扎实的准备迎接高考的到来。按照老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计划做好复习备考准备。学生在此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老师会把重要的常考的知识点和最后阶段的复习总计划、要求和建议印发给每一位同学,要求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实际,制定好自主复习计划,一定要让学科复习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和质量保证。计划要符合实际、可行、有效。每天按计划去做,每天要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并及时地调整。
②学生回归双基,盘点知识、重视薄弱,查漏补缺。
学生对照《考试大纲》的要求逐项检查知识、能力过关情况、结合自己在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自己的缺漏和薄弱所在,计划地、及时地补救加强,加强薄弱,扬长补短,保长补短。
③学生整理资料、回顾反思,提炼方法提升思路。
要求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盘点的基础上,将原先做过的试卷及套题整理出来,把错题本拿出来,回头看题,看方法、看思路、看出题的形式和考查知识点的角度。一定要重视错题,找出自己考试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认真对待每一道错题,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还要重视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整理和提炼,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要达到会一题得一类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效。
④学生复习有的放矢,针对训练重视审题,提高得分。
在距高考时间很近的情况下,每位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针对性强化训练,切忌做偏题和过难的题。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还要注意细心、细致,争取拿高分;对于一般同学,以老师的指导练习为主,以基本题、中档题训练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做题一定要认真审题,细致答题,重视实验的操作的规范和答题的规范,注意得分要点的表述,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同时激励学生下决心突破自己薄弱的题型,争取不丢分、多拿分、拿高分。还要注意解题速度的训练。老师要充分研究新来的资料和高考动态信息,并及时把研究成果落实到学生的复习当中去。
⑤学生要调整状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