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导读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师资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文本 唤起情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谈

新闻来源:教研处   新闻作者:韩姝婧   责任编辑:闻毅   新闻录入:王美佳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5.04.01

       语文教学需要创新,但是真正的语文课还是应该立足文本,回归文本。孙绍振先生曾论述过文本解读的重要性,“由于文学作品的感性特征往往给读者一望而知的感觉,但这仅是其表层结构,深层密码却是一望无知甚至是再望仍无知的。因此,文学需要解读,深刻的解读就是深层解密”。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需要比较深入的解读,如果只是停留在对“一望而知”的表层结构的分析,那么即使教学形式再新颖活泼,恐怕也只是镜里看花,水中望月。而若要窥探到文本中的“深层密码”,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文本本身,吟咏品味,含英咀华。只有这样,语文课才真正具有人文性,才能使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文就结合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谈谈我是如何向着回归文本解读,唤起学生真实情感的方向努力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是1958年由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撰写的一则新闻,曾获得过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的最佳消息奖。颁奖词这样写道:“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在新闻史上,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报道有很多,而这篇报道名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能成为新闻佳作,这其中的缘由无疑值得教学者深入挖掘,也无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但是,当我怀揣着对这篇佳作的敬意,难于忘却它的光环时,我总是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好处,总是游离于文本之外,情感也没有真正投入到课文当中去。我的思路总是无法突破前人对这篇报道的评述,以及其他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经验的框框。这篇报道之所以成为佳作,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那么,如果我完全限制在它作为一篇新闻的框框里,或者前人的评述里的话,恐怕不能很好地完成对这篇报道的教学。通过反复仔细的阅读,我体会到这篇报道的价值除了在于它报道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的重要题材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怎样报道的,以及为什么要报道。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必须要引领学生回归到文本中去,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笔下的“灾难”、“生命”和“思考”,尤其是通过找到并分析文中那些看似平淡却震撼人心的细节,实现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反之,如果只通过向同学们宣称这篇新闻有多么杰出,因为它揭示了对灾难和人性的反思;或是直接告诉同学们二战时集中营有多么恐怖,让同学们们铭记历史,我想都不会取得太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所表现出的情感反应也未必是真实的。新闻求真,那对于新闻的教学又为何不求真呢?
       为了能够实现回归文本,唤醒情感,在语文组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在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明确课文内容
       这篇报道的题目乍一看很让人费解,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者会不禁发问: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报道?作者报道的到底是什么?学生需要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才能找到答案。在初读课文之后,学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学生往往会首先找到课文的主体部分,即除了作者以外的参观者的所见所感,而忽略了文章开头有一部分是专门写作者自己的独特的所见所感,这一部分内容对于表达情感和表现主题来说也十分重要。
       2.把握写作目的
       解决了作者报道的是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该解决为什么要报道的问题了,也就是这篇报道的写作目的。关于这个问题,文中有明确的解答,学生也很快找到了这段话。然后,我请全体同学一起朗诵这段话,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着重读出“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不安的心情”“对不起”这样的语句,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罗森塔尔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道德和奥斯维辛给一个正常人的内心带来的巨大触动。
       3.捕捉重要细节
       普利策奖评审组在给这篇报道的颁奖词中讲到该报道“着眼细节”,可见这篇报道有许多可圈可点、可供赏析体会的细节。我让学生圈画出文中令他们感到印象深刻的细节,并谈谈体会。学生找出了许多细节,下面举出几个例子:
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学生讲到,集体屠杀和人体试验写出了奥斯维辛的恐怖,“400万”这个数字也说明了死难人数之多。当教师告诉他们400万人相当于中国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时,他们会对这个数字更有体会。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比较容易被找到,学生也能很好地体会到这里用到了象征手法,“雏菊花”象征生命和希望,“焚尸炉废墟”象征法西斯的罪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到这处细节所表现的丑恶与美好的对比,我让学生将这句话中的“废墟”二字去掉,将“怒放”改为“开放”,再去比较它与原文的差距,学生就更容易体会到这种对比的强烈,以及美好和正义的事物所拥有的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生命力了。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学生也比较容易关注到这处细节所用到的“盒子”这个词以及两个数字,但当教师指着黑板向他们描述这个“盒子”还不到黑板那么高却要塞那么多人的时候,学生们就更能体会到在集中营里人们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尊严了。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此文的读者几乎都会注意到这个“温和地微笑着”的姑娘,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从这个年轻姑娘身上感受到了美好、希望和生命的力量。如果他们在此前学过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话,不妨让他们联想同样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照片上的姑娘和刘和珍的温和的微笑,同样是美好予以丑恶的最有力的还击。法西斯连一个姑娘的微笑都阻止不了!
       4.体悟独到之处
       在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之后,我才告诉学生这篇报道曾经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并让学生试着说出这篇报道的独到之处。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先在小组内部交流各自的看法,然后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分享。因为有了前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学生能够说出这篇报道的许多独特之处,如作者写出了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文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该报道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本文的题目用了反语吸引读者等。在细读文本之后,学生能够将这篇报道的独到之处总结得比较全面了。在学生归纳之后,我再用幻灯片展示出普利策奖评审组给出的颁奖词,学生既能体会到与之有不谋而合之处的成就感,又能进一步学习它语言的凝练和对文章思想主题、写作特色的把握,可谓一举两得。对于颁奖词中提到的这篇报道“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好的文学作品不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吗?于是,我为学生解释到,好的作品往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也不乏有的优秀作品突破了形式的限制,比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突破了此前小说须为文言写作的形式限制,却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了。
       5.实现情感升华
      本课的主要教学环节都在通过阅读、分析文本来自然地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在课堂尾声处,如何不使前面被激发出来的情感跌落下来,又能够自然真切地得到升华呢?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一段总结性话语作为本课结语,大致是“希望奥斯维辛永远没有什么新闻,人类永远没有屠杀,世界永远和平”,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史为鉴,铭记历史。后来在语文组老师的建议下,我把课堂的最后环节改成了让同学们齐声诵读由课文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改变的小诗,在诵读中实现情感升华,而我不再对课文主题进行赘述,同学们也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人们铭记历史。
       只有真正回归文本,语文教学才有可能教出“真味”,才有可能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是我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得到的感悟,虽然做得不到位,却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

   上一篇文章:辽宁省实验中学南北校生物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下一篇文章:课堂璀璨 名师争辉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