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得2分到当数学科代表
1959年9月,我刚刚考入实验中学初一时,还是一个少不经事的孩子,带着满脸的稚气和顽皮,只感到中学的校园真大、真漂亮,这下可有了好玩的地方了!第一天上完课,我和刚刚认识的同学跑出教室,围着教学楼、礼堂、理化馆、生物馆转了一圈又一圈。我们几乎跑遍了校园里每条小路、每块绿地,心里高兴极了!第二天上代数课,丁鹏云老师走上讲台首先提问测验,没想到第一个点的是我的名字。虽然问的只是前一天讲的几个数学概念,可我站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正在不知所措时只听老师严肃地说:“坐下,2分!"我是班里第一个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的同学,也成了班里第一个得2分的学生。我感到无地自容。下课了,我站在走廊面对窗外默默地流泪。这时丁老师走过来看着窗外,轻轻地问我:“学校好吗?"我茫然地点点头。丁老师接着说:“到这样好的学校是来学习的,可不是来玩的。 "后来,老师不但单独给我辅导课程,还教给我好的学习方法,使我逐渐懂得了许多道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再看校园,不但漂亮,而且庄严神圣;再看老师,不但严肃,而且可亲可敬;坐在课堂上,不再感到枯燥难耐,而是津津有味,求之若渴。从那以后,我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尤其对数学格外用心。
那时,我的家搬到了铁岭,我在学校住宿,只有放寒暑假才能回家。每到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同学们都回家了,这是我最想家、最寂寞的时候,有时甚至一个人偷偷流泪。
每到这时,我就想起妈妈对我的教诲。妈妈家里很穷,小时候没钱念书。十几岁就离开家参加抗日斗争,解放后当了干部,组织上安排她上了工农速成中学,才摘掉文盲的帽子。我那时刚上小学,看到妈妈每天回家给我和弟弟妹妹做饭洗衣后还要写作业,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常常对我说,你要立志为国家做事情,就要从小努力学习,每一天都不能耽误!想到这,我就把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作为复习功课的好机会。最令我惬意的是这个时间没有任何干扰,不但可以把一周学习中没弄懂的学懂,而且可以大量的、反复的做习题。这使我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尤其是数学成绩在班里逐渐名列前茅。
上初三时,班里同学选我当数学科代表。虽然只是负责联系数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和收发同学们的作业本,但我感到要当好科代表,就要把功课学得更好,不然就没有资格当代表。这种无形的压力变成了新的动力,不但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秀,科代表当得同学们也还满意。以后每个学期同学们都选我当数学科代表,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二时,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我得了第一名。老师特别高兴地向我祝贺!如今离开学校快三十年了,同学们见了面,还是叫我“数学科代表!"
二、从学生到战士
1965年,我在实验中学高中毕业。报高考志愿时,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们都把目标集中在“一清华、二北大、三军工、四哈大"上。我正跃跃欲试准备填报志愿,班主任找我谈话,动员我报考海军工程学院。告诉我,这个学校一部分是从哈军工海军系分出来的,主要是为军舰上培养军官,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我从小就想参军,特别是想到将来能与蔚蓝色的大海相伴,心里特别高兴!结果我以沈阳地区考分第一名的成绩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