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激情岁月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推荐 

青春的回忆与真挚的祝福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李鸿飞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9.03.30

    但是命运多舛,一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失去了继续在学校读书的机会。我以仅有初中一年学历的身份走向了社会,开始人生。在“读书无用论”和“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社会氛围下,我冒着风险,在繁重体力劳动之余开始自学。在青年点偷偷地读了从同学那里借来的《牛氓》、以及《红肩章》、《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共青城》等苏联小说。这些与在学校读过的《青春之歌》《欧阳海之歌》《红岩》等国内小说共同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后来又读了《简明哲学词典》、《政治经济学笔记》等专业书籍。从14岁离开学校,到29岁以大学毕业的同等学历考入到辽宁社会科学院,成为研究人员,2年的社会游荡,6年知青和7年工人,常年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生涯,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读书。读书改变我的人生轨迹,使我成为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又远渡重洋,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和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人人生的精彩华章用读书和知识的音符来谱写。现在除了专业知识外,我能发表英文论文,用英语在国际学术论坛上演讲,并翻译日、法、德、俄语文献。  
    我曾在大学校园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过“哈佛的倩影、身影和心影”的讲座,那么实验中学——我的母校的倩影、身影和心影又是什么呢?  
    于是想寄语此时仍在校读书的实验校友与学子们我的感悟,思索和经历,以期与他们分享。  
    我属于50后,“旧人类”族属。与母校在校90后这些“新新人类”学生相差有40年的时光!云飞月走,物换星移,白驹过隙,从钢笔纸书到E时代,从单一信仰到价值观多元,从英雄崇拜到偶像崇拜……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以“文化反哺”为特征的“后喻文化”(The post—figurativeCulture)时代,“向左叛逆,向右成长”的青年学子们,他们的人生目标,追求、乐趣、学习的目的、形式、习惯、内容与我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代沟”(generation gap)代表差距,也昭示进步。但我想说,读书求学仍是所有时代青年人的青春基色和生活主旋。.高尔基的那句话仍有它穿越历史时空的意义。  
    书籍是沉淀的文化与历史。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和思维的土壤。书籍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书籍的珍贵不在它是纸质的,还是网络的,不在它是线装的,还是精装的,而在于它承载的内涵。记得我在母校时最喜欢读的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据说这本杂志现在仍在发行,不过当时的我,喜欢它的刊名甚于它的内容。“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British Philosopher)写于1620年的这句名言激荡了多少年轻的心!  
    同是这个培根,在他的名篇:0f Study《论读书》中写道,“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for ability.”(“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面vateness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andforabili-ty,isinthejudgment,anddisposition 0fbusiness.”(“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如是说。  
    读书重在思考与应用。徜徉在查尔斯河畔的哈佛大学,我的心头闪烁着哈佛大学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徽:一个盾牌图章的中心,用倒三角形排列着三本打开的书,书上刻着7个拉丁字母"VERlTAS",意为“真理”。翻开的书象征着知识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扣着的书象征着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从书中获得。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2002年进一步完善了培根的哲言:知识只有透过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学习,知识才会变成力量。这就是KM(知识管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实验中学培育我家三代人
   下一篇文章:三年结硕果 回报实验情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