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道德教育的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因“材”施教辨析
——因材施教释义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常务副校长 关俊奇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12.12
    既然现代道德教育具有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并将塑造个体美好德性,造就个体其幸福人生作为道德教育的至境追求,那么,“人”便成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从而使他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使他们能更适合和满足于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使得一切由劳动和各种活动所生产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都能成为属人的产品,而不致成为统治人、控制人的异己物。……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一个本属于人的世界回归于人。”1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与人相关,其过程同样与人相关,即道德教育要不能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要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道德教育的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因“材"施教辨析 

    (一)因“人”施教:《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2这是人区别人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人”在某种意义上指一类群体,是所有“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的总称。“道德教育从其根本旨归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又总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的,是一种人对人的活动。”3因此,道德教育要因“人”施教,正如美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1iam K.frankena)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道德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与需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道德是促使人的主体能力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手段。4 

    因“人”施教,是一种尊重人类自身发展规律,以人为本位,以人为目的,其教育过程充分尊重人的一种教育原则。因“人”施教体现道德教育过程和目的的“人本位”。“人本位”的道德教育,强调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杜威以及许多现当代教育家都持“人本位”的立场。卢梭认为,道德教育要使人成为自主自治的人,“我的目的是:只要他处在社会生活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人的偏见抑进旋涡里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5 

    因此,因“人”施教,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则,这一教育原则,关注人的共性,如作为人的精神需要、作为人的兴趣、作为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同时,因“人”施教也是一种德育理念,这一理念,反映了道德教育对人性的回归,无论是过程还是目的,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二)因“才”施教:《现代汉语词典》对“才”的解释为:“才,指才能或有才能的人”6,因此,“才”首先包含了“人”的因素,指“有才能”的“人”,因此,因“才”施教可理解为:根据人的不同才能进行教育。不同才能可理解为不同方面的才能,也可理解为同一才能的不同表现阶段。 

    (三)因“材”施教:《现代汉语词典》对“材”的解释为:“木料,泛指材料。也指有才能的人”7因此,对材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讲,指的是“人”,即人的特性和人的发展规律。“材”可以从两个纬度来厘定:一是横向,即空间概念,是个体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即“人之质异”的“质”;一是纵向,即时间概念,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即“才”,“深其深、浅其浅”的深浅水平,而这种水平所代表的不仅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包括群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或群体道德发展水平的分布。 

    (四)、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因“材”施教辨析 

    从“人”“才”以及“材”的不同含义可以看出,“材”包含了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也包含了作为“才”的不同表现方面和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三个概念中,能够反映道德教育对“人”的充分尊重并能区分个体人之间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进行不同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反映了道德教育的人性回归,但不能反映出个体人之间的差异,因“才”施教反映了道德发展的不同水平,但不能反映作为人的本质特性。所以,“人”“才”均不能恰当反映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 

    二、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释义 

    (一)因材施教的界定 

    1、“材”和“教”的界定 

    “因材施教”的“材”上文已作出释义与厘定。“因材施教”的“教”。“教”从广义上来讲,指的是“教育”,可以从两个纬度来厘定:一是静态概念,即教育方法,“教亦多术矣”;一是动态,指教育过程,即“施教”,现代教育倡导的施教即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 

    2、“材”和“教”的关系。 

    “因材施教”倡导了尊重人、尊重教育规律的理念,“材”是“教”的基础和前提,有“材”的存在才能有“教”,“教”的方法与过程要根据“材”的不同而不同,“教无定法”。 

    因此,“因材施教”可界定为:根据学生的资质、特点和道德发展状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及道德发展的规律,施以相应的教育,不断提升和建构学生品德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的释义 

    1、将“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有关道德教育的论著中,谈及人性的从古至今不在少数。中国古代的性善论者孟子认为,人皆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乃是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发端。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8由此可见,德育的目的是要让人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并且发扬光大。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由此可见,道德教育的目的与人性假设息息相关。在道德教育的价值认识方面,“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观出发,德育之价值,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9,道德教育的因材施教,体现了根据人的资质、特点和道德发展状况,尊重人身心发展及道德发展的规律,施以相应的教育的特点,因此,不仅在目的方面,在过程及出发点方面,也体现了对人自身的关注。现代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自主德育、生命德育等学术观点的争鸣,也力求将“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充分考虑道德个体差异的存在,关注道德个体。 

    道德教育应该充分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个体意识倾向性因素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德育对象性特征可能具有阶段的共性。应该依据年龄阶段的个性实际去开展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其次,由于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应当依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再次,每一个德育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同阶段与不同类型的混合,应当依据对象的综合实际,而不是按照心理学、教育学规定好的类型或阶段实际按图索骥地开展德育活动。 

    “不能同一时间踏进同一条河流”,同理,“人在不同的时间便成为不同的人”,个体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道德水平,是一种差异;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道德水平,也具有差异。只有认识并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才能冲破德育实效性低的樊篱。道德教育针对不同个体道德发展的不同状态对道德任务的难度作适当的安排,不能笼而统之地对全校学生或全年级学生进行同一内容、同一难度水平的道德教育,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质之一是要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动机心理学上有所谓的耶律斯——多德森定律,即是说任务容易,增强动机效果,而不断增强任务的难度,最佳动机水平就会减低。10所以我们即不能过高估价也不能过低估价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而是应当在“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指导下创造儿童道德发展的最佳条件。 

    3、道德教育与心育的交*与融合 

    我国古代教育家在探讨人性的过程中表达了丰富的心育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生命的觉醒,提高生命的质量、层次和价值,即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人性。要培养良好的人性,就离不开心育。因此,人性不仅是道德本源,也是心理的本源。例如,《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的就是形成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品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因材施教,反映了道德教育与心育的交*与融合。班华教授在《心育刍议》一文中指出:“知识、思想、品德、美感等属于整个心理大系统,它们都服从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11因此,可见德育与心育有着相同的客观现实的背景,都属于个体精神的范畴,因此,因材施教在考虑个体生命质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个体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这一点上,心育与道德教育存在着交*与融合,但在发展层次、内容性质、表现形式方面存在区别。 

    因材施教,是一种不仅能够反映道德教育对“人”的充分尊重并能区分个体人之间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进行不同教育的方法。因此,因材施教的道德教育应关注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关注人的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德育与心育结合,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人的素质是整体,人的教育也是整体,这是它们可以结合的内在依据。”12从个性与品德的关系可以看出,个体的意识倾向性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形式。此外,从道德问题的复杂性的分析也不难看出,许多道德问题往往与心理问题尤其是个性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比如青少年的吸烟、早恋等问题就与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认识上的全面,也需要措施上德育与心育的融合。 

1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P32 

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1144 

3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4  转引自:王健敏著:《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P89 

5  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P306 

6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122 

7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123 
   
8  《孟子.告子上》 

9  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P37 

10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P841 

11  班华:《心育刍议》,《教育研究》 

12  班华:《心育刍议》,《教育研究》  
   上一篇文章:《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文章: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班主任工作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