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节前夕,本报推出了“当代校长访谈录”系列策划,旨在展现当代教育领军人物的风采,传播辽宁本土优秀教育理念,展现当代教育成果。 活动启动以来,本报记者走入了多所特色的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校园,与多所院校校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即日起,当代校长访谈录栏目将正式与广大读者们见面, 展示沈阳众多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大中专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不同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学校魅力,打造出沈阳教育事业发展的“金字”名 片,进一步树立沈阳教育事业的整体形象。 教师在学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的基本功底和教学魅力可以彰显出一个学校的教学特色及其个性教学等。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辽宁省实验中学,针对师资建设和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校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一个学校的发展与该校的教育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辽宁省实验中学是许多辽宁学子心目中的北大、清华,您认为是什么样的特色办学理念带给学校这样的魅力呢? 关校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是我们的办学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打造一所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是我们始终的办学理念。 而我们也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既对分数负责,又对能力负责,重视高分的同时着眼于教育的本真,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既重视能力的全面培养, 又重视特长的充分张扬,我校一直保持传统亮点课程———心理学、健美操、通用技术等课程之外,还开发出汽车模拟驾驶、机器人制作、电子测控技术、服装设计 等大批深受学生欢迎的特色课程,力争为每个学生打造最适合其发展的成功之路;再次,既关注学生的在校三年,又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发展。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优秀校友的事迹来影响学生,这也是我们走在时代前沿的秘诀之一。 记者:辽宁省实验中学历年高考成绩在全省都处于领先位置,请您谈谈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的经验。 关校长: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始终遵循着高质量与重特色相结合,具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夯实备、教、批、复、考的教学根基,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对教师在备课、教案书写、上课、作业批改、习题布置、测验与考试、试卷讲评、成绩反馈等教学环节,尽量固化、细化每一个环节,努力做到科学、严谨、规范。 二是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打造减负高效的课堂。 每一年,我校都隆重举行高三教学研讨课及教学策略研究活动,活动主题就是“轻负担、高质量、打造科学、高效的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与探讨,打造科学高效的课堂。 三是全面实施和推进新课改,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 我们开全开齐国家课程,并在部分学科探索学生选课制,并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了通识化与个性化选择,奥赛课、创新课、汽车模拟驾驶课等,都深受学生的喜爱。 记者: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哪些举措? 关校长: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可以用十六个字形容:师德高尚,业务精专,爱岗敬业,勇于创新。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学校按照“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的“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生存状态”的理念,每年辟出专项经费,实施重基础、重特色、重内涵的教师培养方案。 举措之一: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和追求。 每位教师都要明确自己在学校发展中的责任和追求,都要在打造全国著名、世界知名学校的过程中使自己尽快成长为有话语权的名师。 举措之二:弘扬师德,弘扬献身中学教育、追求真知的为人师表风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方面要求,基于此,我们提出三个反对,三个提倡。 即:反对有偿补课,提倡外出讲学;反对只知道教而不知道及时充电,提倡终身学习;反对一般性的完成工作的状态,提倡追求卓越。 举措之三:立足校本,探索建立名师成长机制。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理论反思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竞赛,主题研讨等活动,培养实践智慧,张扬教学个性,彰显出教学特色,培养、宣传特色教师,使其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为名师。 本报记者 张杨 见习记者 韩琳 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