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学校纵横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黄金校史在延续 泱泱实验正春风

新闻来源:实验中学   新闻作者:《教育信息》编辑部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8.04.21

    两个注重: 
    (1)在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注重恰当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教书育人。德育渗透必须找准结合点,不能穿靴戴帽,牵强附会,更不能油水分离,应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要靠教师的水平和对教材的挖掘。 
    (2)注重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因,还能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直观、形象的理解,并能扩大知识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开展了教学百花奖竞赛,教师能力大赛、观摩课、研讨课等活动,深化课程结构改革的成果。 
    深化课程结构改革,建立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取得显著实效。1996年7月26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校长朱锡杰撰写的《辽宁省实验中学十年课程结构改革成果丰硕》一文,对我校十年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总结,受到了好评。

    三、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在《中学德育大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引下,我校针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实施了《德育三三二一工程》。即:办好三所学校(新生军校、学生业余党校、少年团校);创办三个展室(校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贯彻两个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举一面旗帜(向雷锋同志学习)。办好三所学校,把全校学生纳入“三校”教育的组织网络之中,为德育工作开辟出一条新途径,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创办了三个展室,向学生进行爱校、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极好的实效,成为校内重要的德育基地。 
    贯彻了两个规范,规范学生日常文明习惯的养成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准则,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增强教育教学质量。 
    向雷锋同志学习,继承和发扬了我校学习雷锋的光荣传统,以“弘扬雷锋精神,再谱育人新章”为主题,立足岗位学雷锋,走向校外学雷锋,持之以恒学雷锋,使雷锋精神永驻实验园,永远伴我们成长。 
    此外,我校还采取了以下举措: 
    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学农学工 
    1992年,我校在"辽宁省尊师重教先进单位——沈阳市新民县三道岗子乡”建立学农基地,每届高二年级学生去农村参加农村劳动一周。参加干农活,修道路,访劳模、听报告、宣传时事政治和科技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尊重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了解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前景,加深理解了党的农村政策,树立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每届高三年级学生去鞍山钢铁公司参观学习,参观现代化大型企业,使学生感受到现代化基础工业的宏大气势和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精神以及祖国强大的力量,给学生极大的教育,增强了“科技兴国”意识,提高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 
    1993年,学校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决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监护的中枢。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卫生与健康》必选课,聘任了专兼职教师,每周开一节课,同时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1995年,被省心理学会命名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1995年副校长刘玉华撰写了《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一文,全面阐述了德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把德育工作纳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普教研究》《中小学教育》和《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相继转载,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庆祝建校六十周年
   下一篇文章:实验学苑 多姿多彩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