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实验校友频道 >> 校友撷英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辽沈晚报》报道:校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的英雄事迹

新闻来源:网络中心   新闻作者:辽沈晚报   责任编辑:闻毅   新闻录入:张禹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0.12.23

    他出身贫困的农民家庭,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青年时期便树立远大的航天梦;他为中国地地火箭、洲际火箭的设计研制工作殚精竭虑,努力创新,留下了一个个成功的记录;他带领一批艰辛耕耘的中国航天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然而面对这些辉煌的成就,他却淡然处之,谦虚以待,心存感恩。他就是王永志,辽宁走出去的“擎天英雄”,璞玉成器,硕果满枝。
    和王老见面之前,先闻其声。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接到一个陌生的号码来电,竟是王老,询问他秘书给我留下的家里地址是否足够详尽,又极耐心地在电话里重复了一遍地址,并叮嘱如果找不到就给他打电话,不要不好意思。这份贴心很是温暖。后来才知道,王老待人就是这般,没有架子,温和宽厚。
    去年春天的一场急病,让本就不胖的王老一下子又瘦了20多斤,看起来更显清瘦,但好在精神头还不错。老乡来访,让老人特别的放松,聊起他那些曾经的梦想与辉煌,以及现在的坚持和快乐,王老本来有些憔悴的脸上,也绽放出缕缕光芒。
    王老说,今年让他最高兴的事,一是他主持制定的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实施方案被中央批准,另外就是1月份,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4颗小行星中,有一颗被命名为“王永志星”。王老把这看做是国家给他的又一项无上荣誉,觉得“小行星承载着航天精神,对我意义很大。”
    从粮食高产梦到航天梦“是家乡人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1932年11月17日,辽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里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当时,新生儿的父母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哭声洪亮的孩子会为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不朽功勋。他就是后来送杨利伟飞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设计师王永志。
    王永志曾因家贫无法继续读书,是亲人和老师用无私的爱给了他一次次读书的机会,改变他的一生。直到现在,王永志还深刻铭记着家乡对他的培育之恩,他饱含感情地说:“是家乡人把我送到更好的学习环境中,能有今天的我,要归功于家乡的培养。
    那个时候的王永志,努力学习还只是为了能够有一天当一名生物学家,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粮食产量,过上好日子。“要不是朝鲜战争爆发,看到了中国面临的现实,意识到国家的安全稳定是最重要的,也许不会改变志向。 ”王永志说,从那时起,他就想着应该去学飞机设计专业,为国家制造先进的战机,不再受人欺负。就这样,王永志考上了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向自己的理想靠近。“可以说,考上清华航空系,是我自主的选择,所以无怨无悔。 ”从那以后,王永志走出的每一步都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十一载的默默奋斗“我一定要对航天员的生命负责”
    1992年9月21日,对王永志和所有航天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以“921”为代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诞生了,揭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载人航天是尖端技术的集成,这其中涉及到众多学科的技术,整个系统非常复杂。中央专委决定对工程实行专项管理,成立工程的行政和技术两条指挥线,设立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意味着什么?那是整个设计队伍的核心和灵魂。不但要有执著严谨的事业心,学术水平还要达到一定高度,而且为人必须正直,敢于坚持原则。谁能担此重任呢?王永志进入了各级领导的视野。钱学森也推荐选择他,在钱老眼里,王永志和一般人不一样,年轻时科学态度就端正严谨,还敢于坚持己见。
    最终,王永志被任命为载人航天的首任总设计师。而那一年,他已经60岁了。作为一个航天人,能把中国人送上苍穹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于是他挑起了重担,在60岁时,又坚定地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神舟”这个响彻神州大地的名字,这个实现中国人“飞天”梦的代号,也是王永志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从1999开始,王永志带领一代航天人完成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的成功发射和安全返回任务。
    2003年7月,王永志进入了酒泉发射中心,进行“神舟五号”发射前的准备工作。飞船和火箭所用的电子元器件加在一起有十几万个,一旦关键部位元件失效的话,便会影响发射,甚至影响宇航员的安全。“这个后果,谁都担不起。”于是那段时间,王永志便将心思都放在了飞船和火箭的安全问题上。“我们一定会对你们的生命负责,请你们放心! ”这是王永志对宇航员许下的庄严承诺。
    擎天英雄的飞天梦圆“人生最大遗憾是没有太多时间回报别人”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那一天,整个中华大地都沸腾了,有人欢呼雀跃,有人紧紧相拥,有人泪流满面,只因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王永志站在航天发射指挥监控中心大厅里,在听到杨利伟用清晰的声音报告“‘神舟五号’船箭分离”后,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当“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后,王永志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向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钱学森汇报:“钱老,您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王永志说,他这一生因为激动而流泪的次数不多,当从屏幕上看到杨利伟从返回舱里走出来时,他怎么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我们11年的拼搏和奋斗,为的就是那一天,那一刻。 ”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王永志先后参与和主持的6种新型号的首次发射均获得成功,又让中国人的脚步乘坐自己国家的飞船第一次迈进了太空。2004年,王永志荣获2003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鲜艳的大红证书。
    尽管拿到了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王永志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的脚步却没有停下,3年前又担任了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写专家组组长。“今年9月底,这个方案被中央批准通过了,将进入建设阶段,可能再过10年,中国人就能长期进驻近地轨道空间了。”说起这一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新的任务,王永志的眼中流露出殷殷的期待。
    带着这么多耀目的光环,王永志的内心却依然平静。他一如每一个慈爱的老人一样关怀着自己后辈的成长,他总觉得,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每一个曾帮助过他的人,所以他心存感恩。王永志深情又伤感地说:“我的事业很圆满,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太多时间回报那些关心和鼓励我的人。 ”
    大师档案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 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长征-2”捆绑火箭的倡议者和研制总指挥,荣获2003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5年,胡锦涛主席签发命令,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大师语录 

    谈成就—— 

    我所做的事业也正是我的兴趣和理想所在,这是我的幸运。取得的成就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实现飞天梦想,壮了国威,振了民心。 

    谈遗憾—— 

    以前一直很忙,可以说事业上都挺圆满的,遗憾的就是对各个时期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很多我都没顾得上报答。 

    谈家乡—— 

    我是从辽宁走出来的,这些年,家乡人民和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很感动,都记在心里了,祝愿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上一篇文章:《沈阳日报》报道:校友、沈阳市和平区委副书记肖坤谈“学习邓长辉同志先进事迹”
   下一篇文章:校友王永志院士向母校全体师生致以新年的祝贺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