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任丽蔚1965年考入辽宁省实验中学,1968年昌图下乡知识青年,1970年考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并入伍。现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协、辽宁音协会员。沈阳军区“三八”红旗手、学雷锋银质奖章获得者,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
题记: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以被征服。
——海明威
A章:按照当下歌手走红的标准,她早在70年代就够“腕儿”的级别了。
任丽蔚从小争强好胜。她最喜欢四岁时的一张照片,她说它最能体现她的性格。
小学一年级,她六岁。一次和小伙伴们比赛爬高跳下,男孩子敢从一米高的窗户上跳下,她说:这算不了什么,自己跑到自家日式小楼的下面很快向上爬去,在接近二楼阳台时,因手扶的瓦片碎落而从上边掉下,吓得小伙伴们全闭上眼睛。好在楼下是土松花稠的小花园,才没摔坏,但对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来讲,轻度的脑震荡恐怕没能幸免。她坐在地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这可吓傻了小伙伴们,要去喊大人。她却把食指压在小嘴上,示意保密。然后,自个儿强挺着走回家,睡了一宿,第二天又活蹦乱跳啥事没有一样。
还差两个月17岁的时候,任丽蔚考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如愿穿上那个时代人所共羡的绿军装。发了军装的那天晚上,她兴奋得一夜没合眼,她穿上新军装美滋滋地从大街上炫耀了一圈之后,才发现,在外人眼里,兵也有层次,而最令人尊敬的是老兵,老兵那洗得发白的军装仿佛是一张诉说光荣的革命履历,于是,任丽蔚回到宿舍,费了半块肥皂把崭新的领章洗成发白的半旧模样……。穿上军装十三天后去珍宝岛边防连队体验生活的经历的确证明了小任不是城里的“小布尔乔亚”,不是娇嫩的豆芽菜,而是能经得起摔打的强者。她被分到某团二连六班锻炼,这期间,她和男战士同训练同劳动,在劳动间隙和同去的文艺兵为边防战士演唱。设防地区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林海茫茫,冰天雪地,零下40度的气温,洗完头出门后立即象戴上了冰甲帽,冷得头皮如无数针刺;行军中,不跟脚的大头鞋把脚磨出大血泡大水泡,她一瘸一拐硬是坚持跟到底;和战士们上山伐木,肩膀被压肿了,可她垫上毛巾继续挺着……在连队,男兵们对她们处处关照,早上为她们化雪水洗脸,白天为她们劈柴生炉子,晚上替她们站岗放哨,紧急集合时帮她们扛枪拎背包,临战的艰苦环境里战友情谊如三春晖般温暖着任丽蔚,在她要强的心里淤结成一团难解的士兵情结,战友们一张张红高梁似的淳朴脸庞像阳春花般在她心中久久开放着。这时,她暗暗对自己说,我愿用我的歌声回报这些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临战环境的摔打,任丽蔚迅速完成了由地方文艺青年到文艺女兵的转变,这个转变不仅速成的而且是强化的,她争强好胜的性格里加入了“拼命三郎”的劲头。自此,她凭着争强好胜加“拼命三郎”的劲头,在声乐艺术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在走出了一条辉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