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利用“阿波罗”的技术和剩余产品研制了试验性空间站,即天空试验室。天空试验室共进行了3次载人活动,从1973年发射到1979年自然坠落,在轨使用了一年多,此后转而开始研制自由号空间站。
美国在自由号空间站上花费了8年时间和102亿美元之后,决定与俄罗斯等国合作,共同建设国际空间站。俄罗斯也放弃了其和平二号空间站计划,目前除美俄外,日本、欧洲空间局诸国以及巴西等十四国参加了国际空间站计划。
5.航天飞机——穿梭于天地间的新工具
航天飞机的任务有三个:其一,它本身就是一个在轨运行的太空实验室,可以在正常舱压或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空间试验;其二,它可以用来进行商业发射,将有效载荷运送到低轨道上去;其三,进行在轨维修任务,即进行轨道飞行器修复、加注或将其运回地球,对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修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取得了很多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大构件有效载荷的天地运输任务主要靠航天飞机承担,尽管航天飞机的飞行次数只有172次,但其发射升空的有效载荷,却占人类送往轨道有效载荷的40%。预计目前这种形式的航天飞机在2010年左右完成国际空间站组装任务后将结束使命,可能进行改型或换另外一种更加安全、更加经济的天地往返运输器。
随着20世纪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情节已经成为了现实。大量环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乃至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成员,而且人造卫星还造访了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人造探测器也成功地在月球、金星和火星着陆;人类成功地冲出了大气层,并研制出载人飞船、载人登月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机载空间实验室等6类20个型号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可以说,在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航天科技已经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二、21世纪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走向
在新的世纪里,由于冷战的结束,各航天大国的航天发展战略都更趋于理智和理性。
1.美国重返月球计划
为重新确立美国的航天发展计划,促进NASA的改革,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发布了 “重返月球”等航天发展计划,其目的是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为将来人类登陆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做准备。美国报界评论认为:“布什总统已经解决了美国航天局的远景规划问题。美国载人航天计划得到了等待已久的命令,在围着地球转了30年后终于可以奔向太阳系了!”
我认为,我们对此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首先,美国围着地球转了30年,结果是在近地轨道空间抢占了先机,占尽了优势,而且这一优势还将不断得到加强。这是美国制定重返月球计划的立足点。如果这点动摇了,他还会毫不犹豫地继续“绕着地球转”。其次,这次重返月球计划的目的,已经与阿波罗计划大不相同了,美国媒体评论说:“这个计划与其说是一个太空计划,不如说是一个经济纲领。它有助于美国20年后掌握世界能源市场,控制整个世界。”姑且不论这些能不能实现,单就其目的来讲,是务实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