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5日上午9时47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杰出校友马在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81岁。惊闻消息,校长第一时间携同科研处主任张立功、新闻中心主任王慧代表全校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赴沪亲临马院士的告别仪式,吊唁送别并看望慰问家属,表达了对先生的深深景仰和怀念之情。我校上海校友会会长傅一民等代表也与母校一同为马院士送行。
 (由左至右):张立功主任、校长、傅一民
6月9日,马在田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最高规格的龙华殡仪馆1号大厅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一时间致以唁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及国家领导人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敬送花圈;马在田院士的亲属、同事和生前友好,以及各级领导、同济大学师生代表数百人前往送别。告别仪式上,特别提及了我校校长代表全校师生的无限追思。
 国家领导人敬送花圈
马在田院士1950年毕业于我校高一班。1952年被选派到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留学。对母校辽宁省实验中学马院士始终怀着拳拳的热爱情怀:在母校40周年校庆之际,马院士将自己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赠送母校;在2009年母校60周年校庆之际,马院士向母校捐赠地质化石;并每年向母校捐款励勉后学,始终关注“院士班”的发展。在其《学海回眸》文札中,马院士深情地写到:“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读过8所学校,包括国外的一所大学,但给我影响最大、印象最深的是辽宁省实验中学。”“辽宁省实验中学虽经历了60年的洗礼,但在那里早年读书的记忆历历在目。在那段时光扩展了我的人生视野,认清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关系,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建立起历史使命感,特别是树立起以国家和民族为背景的自信、自立和自强的振奋精神,使我终生收益……”“在实验中学的那段青春时期给我的启蒙教育是深刻而久远的。我认为我人生中的成功起点是从实验中学出发的,实验中学是我革命的出发地,是事业成就与值得怀念的一座里程碑……”对母校至真至诚的眷恋溢于言表。不仅如此,此行马院士的夫人及子女对辽宁省实验中学过去今朝的发展亦耳熟能详,使校长一行非常感动。

马在田院士出席我校60周年校
马在田院士一生学术成就斐然,获得了多项奖励与荣誉称号。他在地震波成像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的广泛承认,“高阶方程分裂偏移方法”至今仍以“马氏方法”或“马氏系数”被国际广泛引用。《地震成像技术-有限差分法偏移》专著是国内反射地震学界公认的经典论著。获得过“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科技功臣”、“上海市高教精英”、“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马在田院士爱国爱家爱校的情怀终生不渝,老而弥坚,一生充满社会责任意识;学养丰沛,具有国际视野;忠于事业;严谨治学;力行求志;光明磊落;无私奉献,他的身上深深体现了“实验精神”,他为人、为师、为学,也为“实验精神”注入了全新的时代内涵。

我校及上海校友会敬献花圈
巍巍昆仑,一代巨擘!马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地球物理界和教育战线的重大损失。 矢志兴邦震波成像名扬中外 丹心报国德才拔萃师表后学

马在田院士告别仪式
马在田院士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存!实验人永远深情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