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校新闻频道 >> 党政建设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解读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校长王兆和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5.11.08

    人本学起源于费尔巴哈的哲学学说,是关于人的学说,被称之为新哲学或未来哲学。学说中闸述的人本观为:自然只在时间上是第一性的实体.而在地位上并不是第一性的;人在时间上是第二性的感性实体,在地位上则是第一性的。“以人为本”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当时的人本是相对于神本而言的,目的是把人从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引起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企业家对知识型人才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由于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人的因素的日益重要,人们又开始赋与“以人为本”的理论以新的内涵,即由过去的“官本位”“钱本位”“资源本位”逐渐成为“人本位”。而在我国,“以人为本”的观点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理论界成为热门话题。2001年两会期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以人为本”的观点,同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举办首届“以人为本”师德建设论坛,正式以官方的名义响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  
    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这是我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做出的一点思考和探索。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凋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全方位考虑人的可持续发展,发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在具体社会活动中,就是要“把人当人”“目中有人”“教人做人”“一切为人”。  
    2005年6月,我的专著《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的思考与实践》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从“以人为本”的管理观、校长观、教师观、学生观、德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环境观八个不同的视角,全面阐释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并充分展现了以这一理念给辽宁省实验中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一、与时俱进的学校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现代学校应该怎样管理?这是所有校长共同关心、共同思考的问题。有人说应该实行目标管理,有人说应该实行量化管理,也有人说应该实行目标量化管理。这些提法都没有错,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回答不了现代学校管理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它只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部分,而不是全部。我认为,现代学校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能量。因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大厦必须以人为支撑点,而现代的文明更是以现代人的智慧、理性、道德和情操加以体现。有人预测,高水平、高层次的2l世纪的管理将更加心理学化。  
    一所学校的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所学校的管理最重要的核心是对人心的管理。教师是具有高级头脑并且特别重视情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人,他们具有强烈的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因此,学校管理,要特别注意运用心理学,做到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按照人的本性实施管理。基于这种认识,我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发展的理论、改革创新的精神”治校观,“以人为本”讲的是尊重、民主、平等、博爱、互助、友善,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把人当人”,制度、决策上“目中有人”。教书育人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即是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合理需要,并注重情感的激励作用。  
    二、学校管理要“目中有人”——以人为本的校长观  
    世界上万事万物,人是第一性的。卢梭说,人赋人权,人是生而平等的。一切蔑视人、蔑视人性的行为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都要遭到来自明的或者暗的对立或反抗。学校是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快乐生活的地方,学校的一切政策,一切决策,领导、教师的一切言行都应该体现“目中有人”,为校长、教师、学生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筑起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舞台。而不是“见物不见人”,只考虑形式新颖,经济上合算或便于领导,易出成果等等。例如,我们学校把中午放学时间按毕业班和非毕业班错开10分钟,解决了中午学生就餐的长时间排队问题,体育课的男女生单班分组,并实行四个班同时按运动项目、学生自愿选项的体育课改革……这些都在决策上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决策是重要的,它起始于事物之初,却导向于事物的终极结果。决策的观念、依据将直接影响事物发展的性质、进程、方向和结果,所以决策是重要的,而决策中的“目中有人”显得更为重要。  
    三、校长要以教师为友——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师而轻傅;*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所说的是尊师与兴国、尊师与法度之间的关系,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我国是具有尊师传统的国家,尊师是多层面的,不仅表现为学生应该尊师,家长应该尊师,国家各级领导应该尊师,社会应该尊师,而且首先更应该表现在学校的校长尊师。实验中学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一次,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怀远同志和省政协副主席郭燕杰同志在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浩波的陪同下来校慰问教师时问我,“省实验中学办得这么好,有这么高的社会声誉,靠的是什么?有什么诀窍?”我当时脱口而出:“靠的是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这是我的心里话,也是客观事实。校长只有尊重教师,以教师为友,才能把学校办好。  
    以教师为友,校长首先要有健全和谐的人格。除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敬业爱师、勤奋投入以外,校长还必须具备高尚人格,容易与人沟通并善于化解矛盾.这是最重要的。  
    以教师为友,校长要为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事业的发展,都是教师主动求发展的需要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基本动力,校长要以教师为友,不能无视教师的这些需要和情感。  
    以教师为友,校长要换位思考。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欣赏人、赞美人、谅解人,才能像孔夫子说的那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教师为友,校长要了解、尊重教师,并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在了解教师实际生活、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尊重教师,并关心教师,不仅表现在关心教师的住房、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还应该表现在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上。  
    四、服务与教育的统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WT0中的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服务贸易包括12大类,教育服务属于其中的一类。这对教育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即教育是服务。随着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元化,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将逐步得到缓解。在公办学校一统天下、教育资源高度紧张时,只有学校选择学生的权力,学生和家长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力。生源按行政区指定只能上某个学校不能上其他学校。学校以其特殊地位,尤其某些重点、名牌学校更以其稀有资源的特殊地位,凌驾于学生和家长之上。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局面已逐步被打破,学生和家长作为教育市场的消费者,将拥有自主选择权,学生不仅可以选择学校也可以选择教师。教师和学校作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将成为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如果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就会招收不到学生,这就意味着学校关门和教师下岗。“教育对象”变成“服务对象”,这是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方式,有其特殊性,学生是服务对象同时又是教育对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的管理者,既要树立教育是服务的观念,又要明确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书和育人。教书是教育教学的外在价值,即功利性价值。主要表现为学校教学工作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给学习者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其走向社会谋生做好准备。育人是教育教学的内在价值,也是本质价值。它的作用是对受教育者的人格进行提升,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完善人的内在素质。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提升,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提升功能。不仅要严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不断地给中等生以鼓励,同时,厚待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树立教育是服务的观念,还必须树立多层次人才观、树立多元智能观、树立教学相长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校长要注重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同时,要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空间,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五、培养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先生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谈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校的人本管理,其要义之一,便是“教人做人”。  
    人格是代表着个人特性,导致行为始终一贯的模式,人格是品德与性情的合金。人格理论家塞维特•麦迪认为:“人格是一个稳定的特性和倾向系列,它决定着人们心理行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且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它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是当时社会及生理压力的惟一结果。”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年来,我们在狠抓学生智能开发的同时,始终不忘把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校五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要进行成人成才的“双成教育”,使学生既要成人又要成才,并且首先是要使其成人。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教师要用人格塑造人格。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是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是健全人格的核心。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要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使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要满足学生对教师的依恋需要、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满足学生的理解和求德需要。  
    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要用爱教会学生懂得爱。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是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教师要用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教会学生懂得爱。  
    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2000年,记者对我国的部分院士进行了采访,问他们什么是人最重要的能力,绝大多数人回答说,是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因为在21世纪,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最基本能力。作为学校,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呢?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志向、使之想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愿学;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使之会学;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之一心向学;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的境界,使他们以学为乐,学中有乐。同时,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及内在动力,因此,我提出了“让学生的头脑聪明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愉快起来”“让学生的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生活多彩起来”的教育观念,这一观念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生长、生活为中心,为本位。     
    七、创新教育与“三环递进”——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精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校办学的特色。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招生考试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及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都要与之相适应。我校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目标的教育。近几年来,我们创立了“学会——会学——创新”的三环递进的创新教育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创新型人才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创造性人格。二是具有创新性思维。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重点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学会——会学——创新”的三环递进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学会是基础,学生要在教师的精心传授和指导教育下,掌握各学科的最基本的知识,成为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会学是关键,学生要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掌握教育界常说的“渔”和“点金术”;创新是目的,学生学会、会学的高层次目标是能够创新,是由“学”向“创”的转化。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当然.对于基础教育,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应该侧重于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对于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则侧重创新实践。我校于1995年,成立了创造发明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设创造教育课,请科技专家到校讲学,指派教师专题辅导,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社会上去考察。  
    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环境观  
    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既是学校风貌和个性的总和,也是社会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学校的反映。  
    校园文化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一是观念系统,它是社会价值观念在学校的反映,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表现。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校训、校风、以及校歌、校旗、校徽、校标等。观念系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二是制度系统,它是在观念体系的指导下,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学校管理、后勤管理、检查评比、学期或年度考核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三是物质环境系统,它是指校园建设风格,环境的绿化美化,自然的景物特色,设备现代化的层次等。四是文化活动系统,它指的是有意义的师生文化艺术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写作竞赛、文学沙龙以及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构成某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校园文化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  
    我校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实验中学特有的校园文化,这种宝贵的财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学校的管理中,发挥着巨大而持久的作用。  
    绿化、净化、美化、文化的校园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校训、校歌萦绕校园,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靓丽而迷人的校园《教育信息》的办刊宗旨及编辑风格,体现以人为本。  
    通过制度建设,创设的良好竞争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教育科研风气的形成,体现以人为本。  
    我在具有五十六年光荣历史的实验园成功实践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这一理念的萌芽、提出、实践到成熟,实验园、实验人、实验学子给我提供了实践这一理念的平台。这一办学理念,在指导我的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实验园的腾飞、实验人的成功、实验学子的成长提供了不尽的理论源泉和不竭的行为动力。相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新世纪的辽宁省实验中学,定会相得益彰,焕发青春光彩!  

 

 

  

    作者:校长  化学特级教师    

                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模范教师     

                教育专家  优秀校长    

                省政府副主任督学(副厅级)  

   上一篇文章: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的思考与实践——序言
   下一篇文章:伟业垂青史 光辉照后人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