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4日,在解放全中国的炮火声中,东北实验学校诞生了!1954年,东北实验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实验中学。这是一所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亲手缔造的学校,这是一所开启新中国国民教育之先河的学校,这是一所肩负实验性、示范性历史使命的学校,这是一所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六十五年来,辽宁省实验中学踏着先辈的光辉足迹,不断开拓创新,始终坚持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已经成为一艘具有集团化、国际化办学特点的教育航母。六十五载风雨兼程,实验园几经沧桑,奋发图强,终赢得桃李芬芳,为祖国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满怀! 辽宁省实验中学是一代代实验人心血的结晶,继承实验光荣传统,展望实验美好未来,是每一个实验人共同心愿。应广大校友的要求,我们请教师(包括离退休和在职)和校友合写了一本作品集《把你爱在心上——辽宁省实验中学建校65周年纪念文集》,已于4月下旬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分为峥嵘岁月、师恩似海、校友撷英、薪火相传、母校情深、情同手足和菁菁校园等七个部分。我们深信,当您翻开这一篇篇或质朴、或秾丽,或凝练、或详尽,或久远、或新近,或追叙、或抒怀的文章时,定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平凡而充满激情的历史画面,定能在耳畔回荡起一段段无数实验人用青春和生命演奏的美妙乐章。 峥嵘岁月,初创辉煌。从东北实验学校,到辽宁省实验中学,65年来,实验园走过了一段由初创到发展的道路,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光辉岁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一辈革命家为创建实验园挥洒血汗、倾尽所有,树立了学校的优良传统,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方向。 师恩似海,永世不忘。在实验园这方培育英才的沃土上,园丁们不但传道授业解惑,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引领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波击水,而且给予每位学生以平等的关爱、无私的奉献,将自己的青春意气、热血激情乃至整个生命都毫无保留、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他们用智慧的钥匙在开启,用人格的魅力在建树。 校友撷英,桃李飘香。实验园的杰出学子不胜枚举,有首届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有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有“军中百灵鸟”歌唱家任丽蔚,有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眼科医生何伟,有法学博士、中央电视台驻华盛顿记者申家宁,有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通讯院士赵新力,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马在田、王永志、张懿、李未、柴天佑、朱荻……杰出的实验学子在各行各业中都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 薪火相传,扬帆起航。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实验中学“爱国进步、敦品励学、务实创新、全面育人”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长盛不衰,构成了独特而永恒的精神魅力。新一代实验人在实验传统和前辈精神的感召下,定将抖擞精神,扬帆起航! 母校情深,促我成长。王永志院士曾在给母校的来信中深情地写道:“辽宁省实验中学是我事业的摇篮,成功的起点。”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承载它飞翔;校友感恩母校,因为母校给予他们力量,更激励他们奔向远方! 情同手足,相守相望。2012届校友孟竹在回忆实验的那些年、那些友时这样写道:“无论何年何月,无论天涯海角,省实验就像是放风筝的人,将我们这些飘向四面八方的风筝的线紧紧地攥在一起,永远相互缠绕。省实验不仅仅是我们那些年的家,亦是今后永恒的温馨港湾,是我们情感的发祥地。省实验承载着我那些年的回忆,承载着我对那些情同手足的好友的眷恋,承载着我对青葱绿树鸟语花香永久的回味。” 菁菁校园,百花齐放。绿荫掩映红墙,微风吹送花香,伴随着喜悦与忧伤,用青春写下跳动的诗行。同学们的一颦一笑,尽是可追忆的故事;师生间的一问一答,都是对知识的渴望。教学楼的一砖一瓦,皆为昔日苦读的见证;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今朝深情的回想。 忆往昔,明心知往,历经风雨话沧桑; 看今朝,力行求至,再创佳绩铸辉煌! 我们在这里附上这本文集的目录,若您的文章收录其中,请联系我们,若方便您可以自己或委托他人到学校来领取文集作为纪念,我们也把文集邮寄给您,请您及早与我们联系。 附件: 把你爱在心上-目录.rar
联系电话:024-86233587 联系人:赵志彦 关志刚 韩姝婧 辽宁省实验中学教研处 2014.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