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校门
校门是一座高高矗立的丰碑,是实验精神的象征,是人们直面实验的第一个印象。
建校伊始,校门是个砖木结构的建筑,有四根方形水泥门柱,柱上有照明壁龛,中间为大门,左右为小门,门的两侧各有短墙,校门典雅、精巧、肃美,显示着实验的博大、蓬勃与进取,门柱上挂着第一任校长车向忱题写的校牌——东北实验学校。
九十年代,新建校门,系银光锃亮的电动伸缩门,给人增添了美感和动感。南侧有短墙,镌刻着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辽宁省实验中学”七个擘窠大字,这遒劲豪放,气韵生动,独具特色题写的校名,成为实验经典的标志。校门北侧是铁制护栏,校内有收发室,有专人负责办公及保卫。
60年来,有多少人带着美好的梦想,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校门,又有多少人带着成长的愉悦,带着对美好愿景的向往走出校门。
今天,一踏进校门即可一览实验园缤纷景色,油然而生一种爱校的实验情结。
二、实验园
校园面积为10万平方米,实验师生亲切地称为实验园。而其真正的实验园却是有龙脉那块净土,即东起大礼堂,西至校门,南起教学主楼,北至总务处办公楼。建校伊始,就在这广袤空旷的土地上规划了实验园,园中有大小两个花坛,其南北两侧各有六个花坛,共有八个花坛。
1953年生物教师杨明书怀着让城市里有一块植物种类丰富的绿洲构想,率领着全校师生共植树1700棵,有松树、柏树、杨树、柳树等,设置了小榆树墙,铺上绿茵草坪,开辟通道小径,形成了今日花园式的实验园。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