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辽宁省实验中学支部是著名教育家、我校第一任校长车向忱同志在东北创建的第一个学校支部。支部创建至今已走过了55个寒暑春秋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支部领导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支部建设不断完善,成为一个优秀团队。目前,有会员七名,支部主任李建国、副主任郑锦月,关伟、汪广、金蔚莲、赵琰、马莹。他们思想进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今天实验中学的发展与辉煌凝结着每位会员的勤劳、智慧和汗水,无疑,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支部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服务社会、教育扶贫、积极参与社会大型公益性活动等都充分发挥了工作优势和个人的特长。几年来,我们慰问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同志,向尉凤英学习。使我们更加敬重她为共和国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怀,是千千万万像她那样不讲索取只讲奉献的劳动模范,奠定了祖国大厦的牢固基石,他们是建设祖国最可爱的人,是民族精神的先进代表人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支部每年在“元旦”、“五•一”、“十•一”节日里,前往尉凤英家中慰问致敬。一束鲜花,一点水果,一些微薄的礼物,表达民进会员与实验人的一点崇敬与爱心。聆听尉凤英的教诲,我们学到了许多做人之道。可谓受益匪浅。支部还经常为尉凤英外孙女送些学习材料,特别是2004年找到市教育局领导为尉凤英外孙女特批了一个入学指标,进人市第11中学学习,这件事使尉凤英及全家人十分感动。
充分发挥会员们的特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三年来积极参与由省工会、省统战部等部门组织的纪念“九•一八”等露天大型公益演出活动,深受主办方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为了使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有较快的发展,十几年来民进实验中学支部在民进省委和学校党委及广大教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做好教育扶贫工作。三年来分别参加了由民进省委组织的送教“三下乡”活动,送教到阜新县高中、阜新蒙古族于寺镇中心学校、北票市尹湛纳希高中和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在送教的每一次活动中,都使会员和参加活动的每个人深受教育和感动。这感动源于那些为偏远地区教育而奉献着的人们,论条件、比待遇,我们会从他们身上看到甘愿奉献的一份责任与精神。当看着穿着简朴、生动活泼的学生望着我们时的一双双大眼睛时,此刻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被感动的心底会发出“为他们,我们应尽快的做点事情”的愿望。为此,支部分别为凤城农村实验中学、阜新蒙古族于寺镇中心学校、本溪七中三所学校捐赠了我校更换下的旧桌椅、柜子、挂图、仪器、旧电脑等折合近二万余元的教学用品,为了把这些东西顺利运到学校,联系军用大卡车、协调装运事宜费了一番周折,让人高兴的是所有被捐赠的教学用品,现都在发挥着作用。
支部长期资助阜新蒙古族于寺镇中心学校李东岩和辽宁省实验中学“宏志生”陈尧两位同学,每位会员每年平均支出近三百余元,马莹还单独资助了一名“宏志生”。献人攻瑰留有余香,是爱心支配着我们不断做下去的热忱。
三年来,支部积极响应民进省委各项号召,特别是支部与民进省委联合举行的“学习雷锋、爱我沈阳”活动影响深刻,在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支部的建设离不开民进省委、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近年来,支部的组织发展始终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先后有四位优秀教师加入民进,成为支部的新生力量。
做为支部负责人,我和郑锦月老师相互支持与理解,团结全体会员,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深得民进省委、校党委的厚爱。近年来,民进实验中学支部先后获得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授予的民进全国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支部先后两次荣获省先进支部称号,一次省直机关先进支部称号,并有3人次获得省级先进个人、5人次获得省直机关先进个人。
荣誉只能说明我们曾经做了一些工作,离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与要求还差得很远,但我们会不断地努力来缩短差距,去争取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体育高级教师、民进实验中学支部主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关键字:政建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