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学校新闻 校园文化 教研教改 招考资讯 校际交流 学生园地 实验校友 图说实验 国 际 部 新 疆 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之窗网站 >> 学生园地频道 >> 感悟人生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浅谈诗词朗诵的技巧

新闻来源:实验之窗   新闻作者:05届4班 肖策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新闻录入:网络中心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6.10.24

    人们出游于山水之外,或漫步于花草之间,心旷神怡,有时就不由自主地要念出两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不仅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读得好了就更能表达出自我在当时的心境和感受。若本是一首欢快明朗的诗却读出悲凄的效果,那可就大煞风景了。由此看来,掌握诗词朗诵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读好诗词呢?当然,把诗词中的字都认全了是最起码的要求。连字都认不全,读出白字,那诗词的意境就全都没了。这一点我想不用多谈,因其也算不上什么“技巧”。我要讲的是在能够流畅读下来的基础上的朗诵技巧。以我微薄的经验来看,诗词朗诵分为三个层次:入境、入情、入神。三个层次逐一递进,难度也越来越大。下面就以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达到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一、入境 

    这里的“境”,指的是环境。就是说要知道作者在诗词中写的是什么。这需要读懂诗词的字面意思,透过诗词中描述性的文字,在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图像,并把自己置于图像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通过自己的语调表达出那种环境,营造出诗词中的气氛。比如说 

    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就前两句而言,诗中的“月”“乌”“霜”“天”“江”“火”等都是诗人所要表现出的画面中的点。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在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月亮即落,乌鸦啼叫,江中渔火点点,天地一片凄寒。然后就可以运用一些技巧,譬如拉长“乌啼”“渔火”二词,着重“霜”“愁”二字,呈现出当时的环境。 

    又如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个淡泊、高远的景象。山前飞白鹭,流水映桃花。那种白鹭自在飞翔和流水潺潺的感觉就应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来实现。“白鹭”应当用气有力,声调渐响,而“水”自然当声音柔和,略加长“流”字。这样的话,诗人所处之景象就真实地在你口中再现了。 

    其实读多了就可以发现,读故事性的或描绘性的诗词(比如借景抒情的诗词)在对环境把握方面要求较高,因为这些诗词的本来意味就藏在叙事写景的词句之中。当然,光体会这环境是不行的,只有将这隐藏的意味拿出来才真正能表现出诗人或词人的情感。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说声“谢谢”
   下一篇文章:花季的绿色军营考验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